吉安渼陂古村山抱水环,天然形胜,八卦通巷,水塘环绕,风景独特。明清建筑300多栋,有保存完好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阁、店铺、码头、教堂和革命旧址等,类型齐全,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村庄虽小,方圆不到一公里,可这里文攻武略,人才辈出,古时有翰林,现代有将军。百米古巷孕育出两名翰林、三名举人、清代四大商业巨头以及近代的梁兴初、梁必业两位中将和梁仁芥、梁必骎两位少将。





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总部”、“二七会议”和“四三分校”旧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办公生活,开展土地革命,指挥作战,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围剿”并活捉了国民党中将师长张辉瓒。
张辉瓒被处决后,人头挂在分叉的古樟树上示众。古樟树上挂了人头的一边因沾染了晦气很快枯死,另一边则至今还郁郁葱葱。现在,渼陂是红色旅游点,4A级风景名胜区,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将军名村和影视名村称号。红色影视剧《闪闪的红星》、《井冈山》、《浴血坚持》、《共和国的摇篮》、《看山棚》、《捕蛇少年》、《共产儿童团的战斗》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吉安渼陂小村庄, 古今千年美名扬。 青砖土瓦骑墙秀, 雕梁画栋堪堂皇。 八卦巷通有讲究, 小桥流水谧安详。 二十八塘均相连, 彰显民心和谐章。 荷塘青青柳丝翠, 辉瓒劣迹印古樟。 飞角挑檐似官帽, 翰林府第昂头扬。 百米古街四将军, 有口皆碑好地方。 烽烟岁月云水激, 革命红旗插井冈。 战略转移谋新路, 十万工农下吉阳。 二七会议陂头开, 土地革命启新航。 影视名村榜有名, 古村传奇亦流芳。

作者简介
曾纪荣,江西赣州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多年从事文案工作。喜爱郊游、摄影、唱歌和文学。撰写的新闻、散文、诗歌、论文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