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黄维几次东突未果,南下的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和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亦受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顽强阻止,帮不上黄维的忙。蒋介石见黄维处境困难,津浦路难以打通,急令杜聿明放弃徐州,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兵团绕道永城南下,攻击中原野战军侧背,以救出黄维兵团共同南逃;又令刘峙率徐州“剿总”移防蚌埠,指挥李延年、刘汝明继续北援。 杜聿明率部向永城方向撤退途中,又接蒋令,命其取捷径转向濉溪方向前进,迅解黄维之围。引得杜聿明极为不满,又奈何不得。12月4日,杜聿明集团在陈官庄、青龙集地区被华东野战军11个纵队包围。 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于1月6日对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被围之敌发起总攻。受困多日的杜聿明集团,在冰天雪地上,空投停止○79,断炊绝粮,饥寒难耐,陷入绝境,已经丧失了抵抗能力。经4昼夜战斗,全歼杜聿明集团一个“剿总”前进指挥部,第二、第十三两兵团,8个军部,25个师,1个骑兵旅,共25万人,生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李弥化装脱逃。
淮海战役至10日胜利结束,历时65天,全歼国民党军5个兵团,即22个军56个师,(内有5个半师起义)共55万5千人。 此外,还击退了由南京方面屡次来援的李延年、刘汝明的第六、第八两个兵团。至此,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在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实现了中央军委和 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打垮了蒋介石守住徐州重镇的美梦。粟裕风趣地说:淮海战役,蒋介石先小器得很,接着又大器得骇人。开始是舍不得丢四十四军○80,令黄伯韬在新安镇等待连云港撤来的四十四军,结果,黄伯韬陷入重围;黄伯韬陷入重围以后,蒋介石又舍不得丢黄伯韬,不但派邱清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结果,黄伯韬没得救,黄维又被包围了;他又派杜聿明救黄维,结果黄维没有得救,又丢了杜聿明的3个兵团。 粟裕的话传到南京,蒋介石听了大发脾气: 这个徐蚌仗怎么打?粟裕他们会盘算。 由此,蒋介石得出结论: 这个,这个,娘希匹,非败不可! 正是粟裕以他高超的指挥艺术,努力把握战场局势,关照战役的各个方向,保持和发展战场的主动,并以顽强的毅力勇挑重担。他所负责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歼灭敌军1个“剿匪总部”、1个“绥靖区”、4个兵团,共计44万多人的光辉战绩,为淮海战役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战争史上添上了重重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