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英雄的红色往事》 梅世雄,黄庆华著 新华出版社
人物小传:向守志,1917年11月出生,四川宣汉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曾任红9军第76团副排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10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晋冀鲁豫、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6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5军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44师师长、15军参谋长、15军军长,炮兵技术学院院长,军委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首任、第4任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采写时间:2004年7月
与4年前一样,向老将军的身体还是那么好。
“首长,您好!还记得我吗?”“记得,你可没什么变化。”老人的声音仍然那么洪亮。在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时,我们曾经采访过向老将军。
向老将军的寓所正在装修,我们的采访是在南京军区的一个招待所里进行的。
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打到了宣汉县境,读了3年私塾的贫农的儿子向守志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他先后任区少先队队长、区游击队队长。
参军的头天晚上,母亲通宵达旦地赶做了一双粗布鞋。第二天,她对儿子说:“孩子,你放心地去吧,我们穷人要有活路,就得跟着共产党和红军闹革命。”
■向守志作为区游击队队长,又带来100多人,至少应当个排长
“队长,再考虑考虑吧?”一位队员紧张地说。
“形势不妙啊,队长,我们能不能再缓一缓?”一位队员接着说。
“队长,敌情这么复杂,我们这时去,合适吗?”另一位队员不安地说。
“队长,我们得为自己想想后路啊?!”还有一位队员抢着说……
“你们都别说了,我心意已决!如果有谁不愿意,我们发回家的路费,其他人,跟我走!”只有17岁的向守志斩钉截铁地说。1934年7月,在四川军阀刘湘发动对川陕苏区的“六路围攻”最紧张之时,四川省宣汉县区游击队队长向守志毅然带领100多名游击队员集体参加工农红军。
向老说:“当然,那次也有不坚定分子,有七八个人真的领了路费回家了。那时国民党的‘围剿’太疯狂了,一旦红军战士被抓住,就被杀头!”
向守志被编入红9军第76团第2营第4连。按照当时的政策,向守志作为区游击队队长,又带来100多人,至少应当个排长。当时的一位团领导也对向守志说:“我们打算让你先从排长干起,怎么样?”这大大出乎向守志的意料,急忙说:“首长,我年龄还小,还是让我先当兵吧!”
团领导想了想,点点头说:“也好,先锻炼锻炼,那么你想当什么兵呢?”
“我有1米73的个子,身体又结实,我想扛机枪。”向守志回答说。
“为什么想扛机枪?”团领导问。
“用机枪比步枪打死敌人多!”向守志头一抬,大声说。
“你这个小鬼!”团领导摸摸向守志的头,笑了笑。
就这样,向守志先在4连当战士,没几天,被调到团部当通信员,不久又被调到团机枪连当战士、班长,扛马克沁重机关枪。
这一扛,就是2年多,直到1936年8月,向守志离开机枪连,到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8月,他毕业后,担任129师386旅771团特务营连长,后任营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