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15日,唐县民政科负责人组织人力准备起出白求恩的棺木。但是,怎样才能保证白求恩墓体不受损坏呢?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从白求恩陵墓西侧挖开坑道和砖砌的墓壁,用一条大绳把白求恩的棺木拉出来。同时起出的还有柯棣华、刘云彪、曾海庭的棺木。
傍晚时分,来了4挂胶轮马车,等天完全黑下来后,人们擎着20多盏马灯,有的照明,有的抬棺木,开始装车。一同装上车的还有当年被村民掩埋起来,解放后才挖出的白求恩汉白玉雕像。如今在陵园内的纪念馆展出。
第二天拂晓,白求恩的棺木运往唐县火车站。由于棺木沉重,再加上运输队是沿着河套走,直到傍晚时分,才赶到唐县县城。
次日清晨,唐县县政府在城南路口举行了送别仪式,几百名干部、群众肃穆地站在道路两旁,向白求恩、柯棣华等4位烈士默哀,三鞠躬。人们还按当地的风俗习惯,燃放了鞭炮,以告慰英灵路途平安。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同志同样用马车将烈士的灵柩拉回。灵柩被安葬在陵园喷水池西侧一大片圆形的空地上。
1959年6月,周恩来总理到石家庄视察,瞻仰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总理指出:白求恩墓体后的十字花砖墙图案与墓体风格不协调,应进行调整。
在之后的50年里白求恩墓经过了大小8次改造,呈现出现在的样子。
追思——白求恩网正式运行
记者见到了今年50岁的徐大宝,他曾经是河北省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会员和代理秘书长。今年9月13日他自费创建的白求恩网正式运行。“我1979年开始在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就读,毕业后先后在白求恩军医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徐大宝说,军医出身的他对白求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白求恩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关于白求恩的书籍等历史资料,在图书馆、纪念馆等一些特殊的单位是有的,但网上的资料和介绍很少。“如果说市场经济下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现实,那‘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这样的白求恩精神,在我们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是需要的,是应该被牢记的。我觉得人们应该很方便地了解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想了解白求恩,轻点鼠标就行,而不必到图书馆或陵园去。”徐大宝说,这就是他自费创办白求恩网的初衷。
在网站的介绍中,有这样的文字———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力强盛,民众小康。但在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老百姓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等,医疗卫生领域的矛盾更明显。
过去的不一定落后于时代,高尚的依然照耀未来,永恒的还需薪火相传。
白求恩精神就是一个例子。
几十年来,白求恩精神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准则,一种楷模,一种传统,一种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记者上网看到,网站专门设置了白求恩纪念堂,收录了70年来大量有关白求恩的照片和文献。众多网民在该网站上为白求恩献花,祭奠这位国际主义战士。
徐大宝告诉记者,这个网站使他与许多崇敬、思念白求恩的人们结缘。今年4月份,山西的6位摄影家找到他,大家商量着70周年了,该如何祭奠缅怀白求恩,表达哀思。于是6位摄影家重新踏访白求恩当年在晋察冀边区留下的足迹,拍摄了大量照片,最后选择了800多张照片,并无偿提供给网站。
照片中,白求恩当年救治的小姑娘已经变成老太太,他救治过的当地农民的后人至今能详述当年那个高高瘦瘦的外国人对父辈的帮助……“这些照片,我们和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以及所有怀念白求恩的人们共享!”徐大宝这样说。
从陵园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和乘坐的出租车的司机聊起白求恩,告诉他11月12日是白求恩逝世70周年的日子。年轻的司机感慨道:“人家一个外国大夫能不计报酬为咱们中国做那么多,咱们应该念人家的好,多向人家学习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