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是86岁高龄,彭衡老人对当年的记忆仍然非常清晰,他拿出记述当年缅北战场的书,对记者讲起那一幕幕往事。 图/记者方兴)
红网9月2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方兴)看了湖南老兵流落缅甸的报道,86岁的老人彭衡寝食难安:“李锡全是不是我的战友?他是不是在缅甸密支那机场协助我们进攻的士兵?说不定他还是被我医治过的伤员呢。”
这位远征军医官回忆,希望“李锡全”这个名字能与某人对上号。事实上,彭衡的故事,从汉寿入伍,到广西云南国界线作战,然后潜入缅甸密支那,或许正是当年李锡全老人的“抗日线路图”。
紧靠着沙发后背,86岁的彭衡左手臂做个圆形状,嘴里不停地模仿着机关枪扫射的“嗒嗒”声……那一刻,似乎时光倒流,让人置身于血与火交织的缅甸密支那机场的战场,而须发花白的彭老,似乎又成了意气风发的铁血战士。
这是2008年9月22日,长沙市河西金星大道某小区,彭衡老人的家。而那场战争,发生在1944年底的异域,缅甸野人山下的密支那。
一颗炸弹震醒15岁娃
如果不是那颗炸弹,汉寿孤儿彭衡的人生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1938年,正在汉寿读书的彭衡志向是做一名艺术家。他最喜欢管乐,但这一年,只有15岁的彭衡一夜之间走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12月的一天,日军飞机的一颗炸弹丢到了他的隔壁,房子倒了,孤儿院里的伙伴死了。幸存的彭衡愤怒了:走,抗日去。那个时候,常有飞机到常德丢炸弹。几天后,台儿庄战役转移休整的部队到了汉寿彭衡就这样进了50师150团的卫生队,负责看护伤员。“带我的医官就是后来在湘雅医院的名医吴彭年教授。”后来就是从湖南到广东的英德韶关,取得会战大捷后转战广西桂林。从桂林往西南,一直到越南边界,再西进云南,到缅甸边界,时光从1939年走到了1944年3月。
越过“驼峰”远征印度
1942年缅甸战事吃紧。盟军开始着手让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联合英国军队抗击日军,守住当时从南亚地区进入中国惟一的国际援华运输线。彭衡所在50师150团算是第三批了。
当时美国运输队开辟了驼峰航线,运输援华物资过来,然后运送中国士兵过去。1944年4月,滇北祥云县机场,彭衡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越过国境线到密支那去作战。运输这批人到印度的是陈纳德的飞行大队。从祥云飞印度汀江,然后进入印度与缅甸交界的野人山。在这座海拔4000米的大山里,部队与蚂蟥以及各种猛兽共度一个月。这个时候的彭衡已经是上尉军医了。“我们不需要带任何补给,每天下午,美国的联络官在树林里砍倒一些树,然后摆一个标志,飞机会定时投放药品粮食弹药。”彭老说,他们到达密支那机场500米时,日军一直没发现他们的踪迹。
成功奇袭密支那机场
战斗开始了。他们是特意选择日军的补给没到的时候动手的。“手被枪子打穿的,断腿的,络绎不绝被抬下来。”
5月17日清晨,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密支那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上午10点,中美联合突击队向密支那以西约1公里的飞机场发动猛攻。日军对突如其来的中美部队茫然失措,仓皇抵抗。中美联军经过4小时的战斗,完全肃清了机场上的敌人。
下午,满载着武器、弹药、给养和增援部队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在密支那机场降落。第二天上午,史迪威带领12名战地记者飞抵密支那。随即,“盟军奇袭占领密支那”的新闻迅速传向各同盟国。这场战斗切断了孟拱、加迈之敌的后勤补给线,大大鼓舞了新22师和新38师对日军的正面进攻。
只求素菜米饭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