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也是党在敌后区域创办的第一张铅印的大型日报,1939年1月1日在山西沁县后沟村创刊。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同志曾高度赞扬:“《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努力,替我们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辟了敌后新闻事业的新纪录。”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办
早在1937年秋,党的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还在南京筹备过程中,周恩来同志邀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报头,于右任欣然命笔,写下了“新华日报”四个字。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当时武汉是国民党统治区新闻出版中心,各路文人先后在武汉创办了不少刊物,如:《民意》、《前卫》、《抗战向导》等。一时间,新闻事业上进步势力与消极势力的斗争分外激烈。1938年10月24日,武汉沦陷。从此,周恩来同志领导《新华日报》战斗在号称国民党政府“陪都”的重庆,出版了8年之久,毛泽东同志曾赞扬《新华日报》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一个方面军。
1938年7月,保卫武汉的会战已拉开序幕,国民党当局一面动员保卫武汉,一面疏散物资和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武汉《新华日报》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指示,也作了疏散的部署。1938年8月,杨放之、何云同志率领武汉《新华日报》15个同志,冒着日机对铁路轰炸的危险,坐火车来到西安,计划先建立西安分馆,并在西安出版西北版。8月25日成立了西安分馆。国民党西北行营办公厅主任当面答应:“好啊,可以啊!”可再找他时,此人就躲避不见了。原来蒋介石只允许在全国出版一张《新华日报》,不允许再出什么地方报。
这时,朱总司令正路经西安,去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当他得知西北版与国民党交涉遇阻后,便对何云同志风趣地说:“如果他们不欢迎你们,华北军民欢迎你们。在偌大的太行山地区,只有一两张油印石印小报,字体又小又模糊,看它的时候还得戴老花镜,真费劲!”不久,彭德怀副总司令路过西安,他非常高兴地说:“他们不让你们在西北出版,人员和机器就给我,我到太行山去出版。”彭总把在太行山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意见报告了中央。中央决定何云去太行负责办《新华日报》(华北版)。
1938年10月初,何云、江横、周永生等一行十几人,分两路起程奔赴太行。于10月7日到达八路军前方总政治部驻地——潞城中村。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他们受到了陆定一、傅钟、左权、李大章等同志的热情接待,陈克寒同志也由《新华日报》总馆派来,加强筹备工作。
何云、江横在到达总政的3天之后,便到《中国人报》驻地——屯留寺底村,向李竹如社长了解情况,并派江横到《中国人报》记者训练班工作,准备把《中国人报》合并过来。1938年11月中旬,何云、陈克寒以及印刷厂职工先后到达沁县后沟村。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构成
经过报社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在12月8日编印一期试刊后,《新华日报》(华北版)于1939年元旦正式创刊。创刊时为四开四版,隔日刊。报纸一出版,发行量就达两万份。到它周岁时发行量达5万余份。
《新华日报》华北分馆的干部来源,主要是四个方面:(1)《新华日报》总馆、西安分馆的编辑、印刷人员。(2)《中国人报》社的全体职工。(3)“记者训练班”的学员。(4)延安抗大陕公、鲁艺学校派赴太行抗日前线的一批文字和美术工作者。
《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创办初期,由中共中央北方局组建的党报委员会负责领导,实行社长兼总编负责制:
党报委员会成员:杨尚昆、彭德怀、左权、陆定一、傅钟、李大章、何云、陈克寒。
社长、总编辑:何云《新华日报》(华北版)到1943年10月1日时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归中央太行分局领导。发行范围基本上以晋察冀地区为主,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