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晖原名含晖、兰璞,1902年5月5日出生于顺直省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阳村一个衰败的书香之家。祖父精通琴棋书画,曾考取功名,却弃官不做,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父亲以教书为生,亦酷爱音乐和作曲。张寒晖从小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他192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10月加入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受到北洋政府的通缉而被迫回乡。1928年他再次入北京艺专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因与校方的艺术思想难以调和而被革职,先回定州再去东北,从事民众教育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张寒晖以古曲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告我青年》等歌曲,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开始他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1932年张寒晖受党的派遣,随东北流亡学生来到西安,被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任命为省民教馆总务部长;杨被蒋介石革职后,张寒晖也被教育厅撤职。此间,他组织了“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自当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并主编出版《老百姓报》,以通俗文字开展救亡宣传。他后来去了东北。1935年,他再次应邀去西安工作,组织关系也由东北特委转到西安地下党组织,受聘担任西安省立二中28级(1939年毕业)班主任和国文教员。这是一所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学校。东北学生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以及对日寇的刻骨仇恨深深感染着张寒晖。他也常在课堂上以亲身经历讲述东北危机,华北沦陷的情况,提及国难当头、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便悲愤交集,不能自己。
1936年,被蒋介石调集到西安执行“剿共”任务的10万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古城街头。他们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恨。张寒晖班上的东北军子弟,常把他带到新城北门外东北军家属寄居的地方,与学生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见面。在那里,张寒晖目睹了东北籍同胞忧郁愤怒的情形,听到他们背井离乡的哭诉。伤痕累累的“九一八”已成为他们的切肤之痛。
于是,他以北方女人失去亲人在坟头的哭诉声为音乐素材,写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如泣如诉的歌词也涌向笔端。当试唱这首歌时,连他自己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呜咽得唱不下去。旁边的学生和流浪难民也跟着恸哭。张寒晖的朋友姚一征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大家哭作一团。”
1936年11月,中国抗战史上一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歌曲开始是由张寒晖在西安二中学生中教唱的。当时正值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西安二中的同学们在游行队伍中唱起了这首歌,立即震动了西安古城。随后由东北军政治部宣传队印成卡片分发到各军各师,又经中共地下党转给北平学联歌咏队。作曲家刘雪庵将自己谱写的《离家》、《上前线》与《松花江上》题为“流亡三部曲”,在上海《战地周刊》发表。这样,悲愤激越的《松花江上》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那血泪凝成的旋律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无数热血男儿高唱着这支血泪悲歌扛枪奔赴抗日前线。
1936年12月11日,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思想驱使下,亲临西安督促张、杨“剿共”。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前往临潼请愿,要求蒋起兵抗日,并高唱《松花江上》。奉命赶来劝阻学生的张学良闻听此曲大为感动,他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他含泪而返,于次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怀着天真的正义亲自陪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被扣押。杨虎城也离开西安撤往关中三原。东北军群龙无首,内部发生叛变,抗日名将、东北军六十七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