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50里的分水岭,在横越黑河冰川时,张翠屏“哎哟”一声倒在冰上,对大家说:“兄弟们离我远些。”不一会儿,一阵婴儿啼哭声打破寂静的夜幕。战士们赶紧围起挡风墙。张翠屏一口咬断脐带,大家脱下大衣忙包裹起婴儿。等部队转移到五凤楼游击根据地附近的一个村庄时,李运昌在看望这对母子时说:“是个小子,又在冰上降生,就叫冰儿吧!”
在随后的岁月里,张翠屏再也没有见到过李运昌。但几十年来,李运昌一直惦记着挽救了冀东军分区机关的张翠屏和她的儿子冰儿。1949年秋天,当时的热河省在承德召开老区代表会议,时任热河省长的李运昌委托那次突围中唯一随部队行动的地方干部王佐民帮助查找母子俩的下落,但未有音讯。其后,几经周折,直到1988年,在查遍了兴隆县十几个“冰儿”、“雪儿”、“雾儿”之后,李运昌终于见到了冰儿,得知张翠屏已在1982年因病去世了。
在自己的家里,朱海清拿出了2007年河北省相关部门为张翠屏颁发的“河北省爱国拥军十大杰出人物”的奖牌和证书,他说这是对母亲的肯定。
■将军名字将被刻在烈士陵园
2005年,李运昌将军在谈到在兴隆县战斗的那段历史时说:“我们取得了许许多多的成功,这些对我个人绝对不说明什么,倒是地方的党组织和雾灵山下、冀东平原大地的父老乡亲和全国人民成全了我,成全了冀东部队,成全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
李运昌共在承德工作12年,在这12年里,他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直到他年逾百岁时,他仍时刻牵挂承德和兴隆县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情况。为了表示对李运昌将军的敬意,记者从兴隆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近日,李运昌将军的名字将被刻在建成不久的兴隆县烈士陵园当中。
◎踏访
李运昌将军逝世,乐亭县胡坨镇木瓜口村笼罩在一片悲痛中。因为,在这个小小村落里,留有老将军的早年影像,留有他最深的挂牵。昨日,在李运昌老将军的故居,记者与老将军的后人一同回忆,一同缅怀。
冀东乡亲追忆老将军
■老房子的记忆
在木瓜口村,一听说寻找李运昌将军后人,村民都主动亲切地为记者领路。当记者站在一户院落前,准备敲门时,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是找我们的吧。”眼前的这位阿姨,正是李运昌的孙媳妇岳静英。“我家就是我二爷的家啊。”岳静英的丈夫李栖贵是李运昌叔伯大哥家的孙子,也是李运昌将军在木瓜口村最近的后人。
走进院子,岳静英指着东侧的一间房子说,那就是李运昌二爷的家。“这房子的这一半是我二爷的,我们一直住在这里,就是为了给二爷守着这老房子。”听着岳静英的介绍,记者踏进了李运昌的房间,房门上方是一幅旧画。“我二爷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岳静英说。
对面的屋子,就是岳静英与李栖贵夫妇俩的房间,墙上最醒目的地方是一张李运昌夫妇与小儿子、孙女的合影。“我们刚刚知道二爷去世了,心里很难受。”岳静英看着照片中的二爷伤感地说。对于二爷投身革命的记忆,李栖贵与岳静英夫妻大多是从奶奶的讲述中知道的。说起儿时对二爷回乡时的印象,李栖贵说,就是大英雄。
■晚辈眼里的二爷
“二爷绝对是一心为公的人,没有一点私利。”十几年前,我们家有人去北京看望二爷,本想让二爷“指点”一下,却受了一番教育。“二爷知道我弟弟是做买卖的,就给了我弟弟一份报纸,还说,‘好好学习学习吧,别偷税漏税啊。’一句话,让我们谁也没敢开口,就拿着这份报纸回了乐亭。”岳静英说起这件事,虽然有些不理解,还是对二爷的做法很敬重。“二爷不为家人徇私,但为了公家却毫不含糊。”岳静英说,上个世纪60年代初,乐亭发了一次水,知道老乡的生活艰难后,二爷让公社免交了公粮。至今,岳静英还记得二爷多年前回乡时声如洪钟的话语:“今年年头怎么样啊,大家一定搞好生产,好好干,多打粮食。”如今,岳静英一直精心打理着二爷的老房子,1976年的大地震老房子塌了,夫妻俩按照原样翻盖了房子。“二爷说过,要好好照顾这房子,这是他留在这里唯一的东西。”岳静英哀伤地说,如今二爷过世了,他们将继续守着这房子,也是对二爷的纪念。
■乡亲心里的将军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播出李运昌将军逝世的消息后,木瓜口四村的村民纷纷相互转告,并陷入了深深的怀念中。
“李运昌将军是我们村里的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