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王泉媛 裴周玉 鲜正学 夏精才 张星点
以老红军的名义出发——
让历史成为色彩斑斓的画卷
纪念建军80周年期间,电视专题片《寻访健在老红军》一经播出,即在军内外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部闪烁着人性光芒、彰显老红军精神境界的20集电视片,从选题策划到建组拍摄、后期制作,无不体现了红军传人弘扬红军精神、守望精神家园的坚定与执着。近日,笔者专程采访了该片剧组,了解到许多拍摄过程中的幕后新闻。
2005年初,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北京青年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共同策划并组织了“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活动,记述了70余位健在老红军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解放军出版社将这些报道文章结集出版,首次印刷15000册,很快便销售一空。读者普遍认为:“亲历者们回忆中的长征故事比小说的情节更生动、更鲜活。”有评论称:“《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以亲历者的回忆为主要线索,并以口述实录作为表现方式,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读来更觉亲切。健在的老红军对于他们共同经历的那段历史,充满强烈个人色彩的情感,使这本书具有了更为丰厚的人文内涵,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这恰恰弥补了由历史学家所写就的历史著作的一些不足,使历史成为真正的色彩斑斓的画卷。”
长征的历史已经过去了70年,而长征的亲历者们也在历史长河的波涛中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但这些健在的老红军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提到长征时难以抑制的激动。从他们的激动中完全可以想见,他们所共同经历的那场罕见的人类奇迹,是怎样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又对他们的人生有过怎样的历练。正是这一点,促使读者不单单是从政治或革命史的层面去认识长征,而是从社会学或文学、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长征。这样,长征也就不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概念,而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
《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它是当代读者与长征亲历者们的一次精神遇合,这种遇合的结果便是引发人们对长征精神的一次新的思索,或者说是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与评判尺度对长征精神进行思索或解读。所谓惊心动魄或振聋发聩,也就在于这种审视后的重新发现。
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寻访”活动的影响,大型寻访活动开始之前,北京青年报即请来电视剧《司马迁》、《金牌背后的故事》的制片人王建锋,做影视业务方面的指导。可以说,这次采访活动是影像媒体的一次成功实践。
王建锋受领参与活动的任务后,即开始认真阅读这些健在老红军的故事,在感动的同时,他也感觉到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纪录片题材。
决定拍摄《寻》片后,王建锋请来各路“神仙”为这部电视片把脉,出谋划策。“当时,我们提出三个主要问题,探讨如何解决。”王建锋说,“首先是叙事问题。考虑到健在的老红军大都年事已高,八九十岁的人了,语言表达不清楚,如何叙述故事就需要认真琢磨。其次是故事雷同的问题。老人们所讲述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行军、打仗,需要加以取舍,从中提炼出故事。三是创作视角的问题。这些老红军中有普通士兵,也有高级将领,到底应该拍哪些人?经过几次座谈讨论,最后终于理清了思路。对于叙事,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解决;对于雷同,我们的处理方法是选择长征‘节点’上的人物,比如出发,比如飞夺泸定桥,比如会师等,选择这些‘节点’上的见证者,让他们来叙述不同的故事;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