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的雨好大啊!”时隔62年,黄士伟仍然记得那个晚上。不出黄士伟所料,日军行至三岔路口,开道的骑兵卫队不知走哪条路好,酒井骑马欲登上高地查看地形,就在这时,“轰”的一声巨响,酒井人仰马翻,坠落在地,左腿皮开肉绽,当天下午毙了命!
日军封锁了酒井毙命的消息,黄士伟也不知道。1984年,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中国派遣军》,首次披露了酒井直次被炸死的细节。1985年,黄士伟从曾任川军第23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吴鹤云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中,知道了这个来得太迟的战果。
“得知消息,我已经64岁了,我很欣慰,对得起我那些死去的战友了。”为此,老人写下一首词《江城子·黩武穷兵必自焚》:
“日酋酒井战争狂,鼓声昂,马蹄忙。紫绶雕鞍,万骑渡兰江。为报天皇夸虎将,驱劲旅,攻寿昌。酒酣胸袒上沙场,豹驱羊,正鸱张。马踏埋雷,霹雳震山冈。血肉腥膻污净土,浙赣路,陨天狼。”本报记者沈峥嵘
我要参加部队,跟共产党走
王元梅
8月29日上午,记者去灌南县北陈集镇上淋村,采访抗日老战士王元梅,同行的村干部突然指着路边一位推自行车的老人喊:“正好撞见了,这不是王爹爹吗?”88岁的老人,居然还骑车上街买菜!
到家里,王老招呼记者坐下,接过记者的名片,就着小屋门口的亮光,一个字一个字读着名片上记者的名字。“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学,现在认识的一些字,都是在部队里学的。‘长枪长、短枪短’,我们指着碗筷实物认字。”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老人操着方言,聊起部队的事,很激动。
“我1941年7月1号参军,是地方部队,孙良浩的灌东二营。”老人对参军的日期记得很清楚。那是抗战极为艰苦的时候,苏北活跃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地方武装。史料记载,日伪军沿着盐河封锁交通线,1940年后灌云(当时灌南也属灌云县)形成了灌东、灌西两个区域。张店上马台村人孙良浩,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排长,带领一支以当地人为主的队伍坚持抗战。王元梅家离张店很近,这一带是灌东抗日队伍的根据地。
“那一年我十六岁(虚岁),父亲已经跟着共产党的部队走了,家里是我妈和我们兄弟俩,我是老大。汉奸周法乾带着鬼子伪军从北面来,烧老百姓的房子。我帮人看坟地,好不容易盖了两间草房就被他们烧了。母亲淌眼泪,我说:‘我要参加部队,跟共产党走,杀周法乾!’
“我找到妇救会主任,叫潘丽珍,请她写介绍信让我到部队去。她说我岁数轻了,我说:‘岁数轻了,我还长啊!’
“孙良浩看我岁数小,就让我做通信员。给我一颗手榴弹,一支‘六子连’长枪,我想,刀山火海都不怕,人不死枪就不撒手。记得有一次孙良浩给我一支匣子枪,让我到同兴街去侦察。因为侦察我一夜没睡,回来在老百姓家睡觉,部队开走了,敌人来了,我差点被抓去。跑了十几里路,幸亏水性好,凫水过灌河才追到队伍。”
据老人讲,他前后当了6年兵,曾经跟鬼子拼过刺刀。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们的部队不断壮大、整编,退伍前他是华野十二纵三十五旅104团六连二排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