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国民党胡宗南部集结重兵进逼延安。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率军区主力急赴陕北,保卫延安。此时,一个人不得不与他的战友们挥手告别了:“你们先走吧,我会跟上你们的……一切要服从杨司令指挥……见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千万要转达我的问候。”
他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子,一代抗日名将——马本斋。
他不是不愿走,而是病倒了。当战友们到达延安时,他已离开了人世。毛主席挽其:“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挽联赞扬:“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周恩来挽其:“民族英雄,我党战士。”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他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后为生活所迫,随父亲到东北。之后投身奉军(东北军)。1924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从士兵升任至奉军独立21师第4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他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率领弟弟和几十名群众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的支持,很快扩充、改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1938年5月,与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领导的回民干部教导队合并为回民干部教导部队,马本斋任总队长。1938年9月,部队在河间整编时扩大到六七百人。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写道:“我决心为回民族的解放奋斗到底,而回民族的解放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实现。”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在各大清真寺帮助“回民抗战建国会”组织伊斯兰小分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他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
1940年,马本斋指挥部队使用围点打援战法取得衡水康庄战斗的胜利,又组织精干小分队巧取深县榆科伪军据点。1941年,为招降马本斋,消灭回民支队,日军血洗东辛庄后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日军对马母威逼利诱,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享受“荣华富贵”,马母坚贞不屈。为了不让敌人利用自己牵制儿子,马母痛骂汉奸,并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争,最后光荣牺牲。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定继承母志,与日本人血战到底!”“宁为玉碎洁无瑕,烽火辉映丹心花。贤母魂归浩气在,岂容日寇践中华!”的壮语。
1942年6月,马本斋率回民支队转移到冀鲁豫边区,采用游击战术,率部进行大小数百次的战斗,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多次胜利。他勇谋兼备,注意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平等政策,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马本斋营养不良,积劳成疾,突发急性肺炎,于1944年2月7日在山东省莘县不幸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终年4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