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闻风而动。郭沫若、翦伯赞等历史学家纷纷发表文章,从而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1959年8月11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又说: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应恢复名誉。从此,曹操被恢复了历史名誉,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在眉心添加了一红点,以示是好人。1958年12月,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中卢弼对《让县自明本志令》的注文时,针对卢弼对曹操的指责,写了这样一段批语:“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古人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毛泽东对曹操情有独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反传统的“通说定论”,对曹操进行全面解读,对于我们今天治国理政仍具有借鉴意义。毛泽东之所以杰出,超然独秀,举重若轻,这和他笃志嗜学,潜心读史,联系实际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常为理政安民感到计穷力竭,愿您从毛泽东点评曹操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