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1 日,毛泽东的专列又停在了济南西郊机场的专线上。 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书记处书记白如冰、历城县东郊公社党委书记郑松等登上列车,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随后,舒同汇报了过去几年全省植树和封山造林的情况,又汇报全省计划组织九百万劳力上阵大搞山水林田治理。毛泽东问:“能组织这么多人吗?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
毛泽东又问郑松:“今年大辛的小麦亩产到底多少斤?”郑松说:“平均亩产收了400斤。”毛泽东哈哈一笑:“上次我说平均亩产连500斤都打不到嘛,结果还是打不到500斤嘛!”
下午1点,毛泽东由舒同和白如冰陪同,驱车先到了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毛泽东来到一块大白菜地,见大白菜长得茁壮嫩绿,问:“大白菜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白菜的心是自己包的还是人工包的?”一位随行人员作了回答。
这时天下起了小雨,毛泽东的警卫人员打起雨伞。陪同的领导见天下起雨来,就劝毛泽东别去东郊公社了。当毛泽东得知全县参加三级干部会议的 700多名代表和社员群众在等着时,毫不犹豫地乘车到了东郊公社大辛庄。
毛泽东查看了玉米间作大豆,问这种种植方法好不好?有什么优越性?郑松说:“一高一低进行间作套种,可以更好地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增加产量。”毛泽东说:“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这种种植方法是可以总结推广的。”
许多群众听到毛主席来了,都跑过来,争着和毛泽东握手。这块田边有一棵柳树,就是后来的“幸福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