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来到一株大槐树下坐下来,稍事休息。这时,身旁的李树成向他汇报了北园办大社的情况。汇报中,李树成向毛泽东请示规模这样大的社是叫“大社”好,还是叫“农场”或“农庄”好?毛泽东没有立即回答。
谭启龙向毛泽东汇报说,他们准备把北园办成一个大农场。听到谭启龙说要办“农场”,毛泽东认真地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泽东从历城回来后,又乘车来到济南军区司令部大院,接见了济南部队参加党代表会议的全体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在大辛的麦田边毛泽东说:“做事情要实事求是”
1959年4月13日,毛泽东来济南视察,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白如冰、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秦和珍等陪同下,察看了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大辛庄生产队的麦田管理情况。
据时任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第一书记的郑松回忆,那天午饭后,他和白如冰、秦和珍来到毛泽东乘坐的列车上。由于他两个月前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一次座谈会,所以一见面毛泽东就认出了他。毛泽东微笑着说:“郑松,今天到你们公社看看小麦可以吧?”
接着,他们驱车来到东郊公社大辛生产大队,下车后,当毛泽东看到地头的木牌上写着“ 计划指标亩产 1000斤”时,他严肃地问郑松:“一亩地能收 1000 斤?” 回头又问:“ 白如冰同志,你看麦子一亩地能打1000斤?”
当白如冰回答麦子长得很好,亩产能到 1000 斤时,毛泽东摇摇头说:“我看这麦子别说亩产打 1000 斤,连500斤都收不到。 打下来的时候,我才相信嘛!”回过头来,毛泽东又严肃地对大家说:“做事情一定要留有余地,要实事求是,不要空口讲白话,秋后我要再来看看亩产小麦到底多少斤!”
沿着田埂继续向前走,一条东西的水垄沟还流着水,挡住了大家的去路。这时大家都向西转去,可惟独毛泽东没有转。他纵身一跃,跃了近2米远,跨过了水沟,就在水沟沿上深深地印着他的两个脚印。当时,毛泽东已 66 岁了,可他身体还是那样的健壮,在场人都为之惊叹,为之高兴。
往前走了几步,毛泽东弯腰从路旁拾起一把被锄掉的发黄的麦苗,微笑着问社员群众说:“把这墩麦子送给我带回北京好不好?”社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在一棵大柳树旁毛泽东说:“这种方法可以总结推广”
到了当年(1959年)秋天,毛泽东真的又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