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饮茶粤海未能忘——毛泽东与茶 |
2009-07-04 16:05:57 |
|
作者:王二路 |
浏览次数: |
|
|
|
|
1950年早春二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结束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访苏任务后,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从莫斯科乘火车回国。在途中,曾于2月24日在伊尔库茨克市下车去该市茶叶加工厂访问。毛泽东之所以特地下车专访,反映了对茶业的亲切关注。因为这家茶厂加工的茶叶主要是从中国进口的。当时的背景是,苏联对中国茶叶需求殷切,刚刚在苏签订的三亿美元贷款,就要求以茶叶等物资还贷。在参观访问中,看到该厂不论红茶、绿茶都被混合粉碎,然后袋装销售苏联各地。毛泽东回到列车上后说:“真可惜呀!,把那么好的龙井茶、毛尖茶与一般茶叶一起粉碎,不分良莠嘛!苏联人和中国喝茶的习惯大不一样。他们对中国的茶叶不分春茶夏茶,不分花茶绿茶红茶,全都混在一起压成粉末,这样就喝不出来茶叶的不同味道了,可惜了!”从毛泽东这段“两个可惜”、“三个不分”的评论中,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非常珍惜名优茶,并且深谙茶叶生产、加工、品饮之道。
五十年代,毛泽东亲自主持制订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不仅规定了农作物的发展要求,而且对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业和多种经营也都作了全面的规划。随后,毛泽东又明确提出要努力发展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十二项生产,要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从而把茶叶生产正式列入党和各级政府领导农业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
1950年初夏的一天,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来到西城区跨车胡同看望齐白石,并以“老乡”的身份,邀请齐白石到中南海品茶赏花。因为两人都是湘潭人,谈起来感到格外亲切。毛泽东留齐白石共进晚餐,并特意准备了以豆豉为主料的几样湖南菜。齐白石表示:“在我的余年里,要为这个太平盛世多画些美好的东西。”毛泽东点点头说:“听说国内外不少收藏家在收藏你的字画,我也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是否也可以收藏你的作品呢?” 齐白石十分高兴,回到家把自己一块用了半个世纪的石砚,以及从自己珍藏的精品中选出的两件———一幅立轴《苍鹰图》,一幅在1937年书写的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分别题款后托人送给了毛泽东。此后他还为毛泽东刻了两方石印,一方是阴文“毛泽东”,一方为阳文“润芝”。毛泽东收到后,立刻派田家英到齐白石家,回赠给了他最爱吃的湖南风味“菌油”。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并且安葬在异国土地上。毛泽东拖了很长时间才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儿媳刘思齐。一方面毛泽东又亲自关怀,积极为刘思齐寻找伴侣,空军军官杨茂之被介绍给毛泽东,杨茂之第一次见到他日夜思念的伟大领袖穿的是衣袖裤腿已磨得发亮的中山装。毛泽东为杨茂之递上一杯白开水。首次会面,就是开水一杯,杨茂之脸上显出疑惑。毛泽东歉意地说:“现在,全国人民正经历着困难的时候,我已经不喝茶了,也不能以茶敬客了”。捧着这杯白开水,望着那身旧衣衫,杨茂之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全国人民会那样热爱自己的领袖。
1952年,齐白石作了一幅《茶具梅花图》,并加盖了“大匠之门”的印章,请毛泽东“正”。毛泽东展卷一看,只见画面上仅有一只茶壶,两只茶杯,一枝红梅,显得简单平淡却又十分耐看。其实这幅画有其画外之音:两位知音好友一边对樽品尝香茗,一边观赏傲雪红梅。无意中毛泽东与齐白石似已俱入画中。再者茶可誉清廉,梅素号君子,情之所至,冠以“大匠之门”,自然当之无愧。
1954年的一天,毛泽东从钱江果园上山,翻五云山,过老龙井、狮峰。茶区风光使毛泽东留连忘返,到天竺时,已暮色苍茫,最后,警卫人员向农民买了一根竹竿给毛泽东作手杖摸黑下山。在许多照片中,人们都可以看见,他老人家桌子上总是放着一杯清香浮动的西湖龙井。在会见外宾时,他也总是用龙井茶招待贵宾。可以说,一杯清茶,见证了共和国的内政和外交历史。
1954年,西山洗石庵任住持的释宽能法师和众尼姑,为了表达对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感激之情,把收获到的一些茶叶精选了2斤,寄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收到茶叶后,立即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写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励信,信中说:“你们在茶叶生产上获得显著成绩,这是很好的。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努力,不断地提高产量和质量,以供应人民生活的需要。”第二年夏天,释宽能法师又给毛泽东寄去了1公斤茶叶,可是毛泽东却不再接受了。他老人家嘱咐秘书室打价寄回茶叶款,并写信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最近,中央已作出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准接受礼物。这次寄来的茶叶作价寄回… …”释宽能法师和尼姑们收到信后,感动得热泪盈眶。释宽能法师无限感慨地说: “共产党和毛主席是多么的高瞻远瞩啊!”现在,桂平西山茶的年产量已经逾10万斤,名扬四海,誉满中外。
1954年,毛泽东邀请赫鲁晓夫参加共和国国庆五周年庆典。10月3日,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了中苏两国最高级会谈,这也是5年来中苏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赫鲁晓夫后来对这次会晤这样回忆说:“每当我们要改变话题时,中国人就送来茶——请喝茶,请,请……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如果你不立刻喝光,他们就会把杯子拿走,再泡上一杯,放在你面前——如此不断重复。”心胸狭窄的赫鲁晓夫感到毛泽东是在捉弄他。
1955年5月一天,毛泽东在刘庄把浙江省警卫处处长伍一叫到身边说:“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你看这么多空地,荒着多浪费,应该多种些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不但能观赏,还可有经济收入。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后来,警卫处干警把刘庄一进大门的80亩荒地开垦出来,种上茶树和果树。几年后的春暖花开季节,毛主席又一次来到杭州,一进刘庄大门,看到原先杂草丛生,砂砾遍地的荒地已茶果满园,一片郁郁葱葱,十分高兴。
1957年,担任警卫毛泽东下榻的刘庄、汪庄工作的部队驻地丁家山旁有一块茶地,春天茶叶长得绿油油的一大片。一天,分队长潘增录同志心头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这么好的茶叶,我们部队利用业余时间发动战士采摘,精制成最好的茶叶送给毛主席尝尝,这个建议得到了段伦良中队长、何发生指导员的赞同。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战士们一有空隙就到茶地采茶,领导还专门派了两名聪明细心的战士,把新茶送到梅家坞,拜茶农为师,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终于制成了这批茶叶,然后从中筛选了2.5公斤上等茶叶,用加了生石灰的缸子存放了起来。过了不久,毛主席来到了刘庄,分队长潘增录就将这些茶叶敬献给了毛主席,当主席知道茶叶是警卫战士自己采摘、加工的时候,高兴地说:“真香!真香!”战士们知道后,个个开心得不得了。几天后,毛主席要离开刘庄了,他专门叫身边的工作人员传达了他对警卫战士的谢意,同时还捎来了150元钱。潘增录执意不收,但工作人员说:“这是主席定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没办法,潘增录只得收下了这笔钱,战士们知道这个消息后,既感动又感到深受教育。
1957年3月8日,毛泽东在同文艺界部分代表谈话时说:“《新观察》上有一篇《在惠泉吃茶记》的文章,你们看过没有?就在一月份第二期上,可以看看,作者叫姚雪垠。我对他描写喝茶的人有些兴趣,他的文章说在那里喝茶的群众不会喝茶,可是他们还喝得很有一股劲。他还批评这个茶馆合作社经营得不好,有缺点,这个批评是对的,有很多这样的事情,经过公私合营与合作化以后,把原来的许多优点都丢掉了,这以后应当整顿。但是他轻视那些喝茶的群众是不对的,这就是‘君子’、‘小人’的观点。‘君子’在那里喝茶,‘小人’也来了,文章就显得这个作家在群众中落落寡合的样子。驳他的文章,我也看了一些,有个姚文元,写得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我还看得下去。还是要帮助姚雪垠。”
1957年初春,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伏在办公桌上批阅文件。值夜班的卫士封耀松轻轻走过来,准备给毛泽东的茶杯里续水。照规律,一个小时左右要续一次水。可就在这时,毛泽东伸出左手端起了茶杯。糟糕,杯里没水了。毛泽东眼皮耷拉着,目光顺着鼻梁而下,往杯子里望去。他右手放下那支红蓝铅笔,忽将三个指头插入茶杯,一抠,杯里的残茶进了他的嘴巴。他顺势用手背擦了一下沾湿的嘴角,嘴咀嚼起来。这一连串的动作自然熟练,像个老农。封耀松目瞪口呆,赶紧拿起空杯出去换茶。“主席吃茶叶了,是不是嫌茶水不浓?”封耀松小声报告卫士长。跟随毛泽东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对此似乎司空见惯,根本不当回事,说:“吃茶叶怎么了?在陕北就吃。既然能提神,扔掉了不是浪费?”吃茶叶便成了毛泽东的一个习惯,每天不论换几次茶叶,残茶必然抠到嘴里吃掉,他认为茶叶象青菜一样也有营养,全吃下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毛泽东喝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睡前喝的那杯茶不倒掉,起床后加点开水再喝。现在人们都说喝隔夜茶有害,可毛泽东不管那么多,照喝不误。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