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保健医生眼中的平民朱德:生活简朴自家院里开地种菜
2009-03-04 11:23:3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口述/郭勤英 整理/余玮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朱老总爱好书法。对于书法,他的本意是:一是艺术爱好,二是休息脑子,三是活动筋骨手腕。他对我们这些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生命在于运动,长期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养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写字就是一种辅助性的体力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对延年益寿有好处。

  朱老总练字时爱用白麻头纸,后来因为这种纸不好买,改用黄表纸。练字时,将大张黄表纸裁成6开,然后按格书写(纸下垫有画好的方格)。他曾经一度右臂酸痛麻木,大家都劝他好好治疗休息,可是他仍旧坚持练写大字。经过认真悬肘运腕的习书活动,不久便治愈了右臂的酸麻症,而且日后再也没有发作。

  他练字的时间多在午饭和晚饭前后,或是在阅读书籍文件后休息之时,每次在20分钟以内。练习书法时,行笔较慢,一丝不苟,神情专注。他认为缓笔定形势,忙则失规矩。

  即使到外地视察工作,朱老总也要携带文房四宝。他有一个特制的扁木箱,将笔墨纸砚及墨盒、墨水分放在大小长方不同的格子内,并以小木楔固定,字帖和纸张等放在上边。外出时,无论乘车乘船,打开木箱,随时可以写字。

  上世纪60年代,朱老总写的最多的是毛主席诗词。他还送给我几幅他写的大字。1965年12月20日,他专门为我写了一幅字:“共产党员郭勤英,维护病人很认真。工作五年如一日,业余努力学毛经。”我拿到这幅字时,心情十分激动: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激励与鞭策。他平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非常关心,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我学习了不少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他给我写的条幅我一直珍藏着,永作纪念,勉励我做人、做事。

  在他的一生中,创作过700多首诗词作品,其中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作品展示了他各个时期的风风雨雨,堪称“史诗”。

  朱老总经常触景生情,即兴赋诗。但也有时,颇伤心神,需经历一番阵痛方能写出。那辗转反侧的构思,那一字一句的琢磨,常常影响到他的休息和睡眠。他还要求我们工作人员也都来写,说:“写诗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东西用诗的形式说出来、记下来。只有多写才能会写,才能写好。”

  读书是朱老总的又一嗜好。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到外地视察,工作之余总是要看看书,并教导我要多看书。上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曾倡导中央领导同志要读32本马列主义书籍。那时我正好在朱老总身边工作,他就让我陪他一起把32本书通读了两三遍,有的重要章节还反复读了好几遍。他还让我把一些重点摘录下来,我一共摘录了11本笔记本(23开本、每本120页)。他把我摘录下来的内容又逐字逐句地读了好几遍,并用红笔加以圈点。这些笔记本我至今仍保留着。另外,还一起通读了两遍《毛泽东选集》(1-4卷)。在读的过程中,朱老总还给我讲解文章的背景及主要精神,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他也都耐心地教我。他在读书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执着的精神、认真的态度,使我十分感动,也使我终生受益。

  “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物华。浅坛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朱老总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兰花的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之初,朱老总就开始养兰,他一生写下有关兰的诗词近40首。他曾对工作人员讲:“养兰入门易,精通难。须观天时,测气候,勤于护待,做到栽培有法。”并常说:“看上20分钟兰花,比休息两个钟头都好。”

  当时,北京中山公园种养兰花,朱老总经常去观赏并指导,每次花展他都不会放过。1964年秋季,朱老总决定把他自己珍藏的大部分江浙名种都送给中山公园,这为公园兰花的发展打下了丰厚的基础。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花为媒”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日两国建交之前,日本的知名人士松村谦三先生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他与朱老总对兰花有着共同的爱好,在访问期间,曾来北京中山公园观赏兰花,并向朱老总点名要了如意素、寅谷素、寰球荷鼎和绿漪等4个兰花名种。朱老总都一一答应了。不久,松村谦三先生又回赠了几株日本杂交兰。这样,以花为媒促进了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为中日友好交往开辟了新的途径。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对此很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一些老领导、老干部和一些老专家一下子都成了走资派、叛徒、特务、黑帮分子。他们不少人被批斗、被打倒、被关押起来,甚至有的被活活打死。那时我弟弟从外地来信说他也受到了冲击――因为他爱学习、好钻研技术,有人就批判他走白专道路。有一天,我向朱老总谈了弟弟的情况,我说不知该怎么办。朱老总说:“要实事求是,有什么说什么,没有的不能乱说。”他的话虽不多,但却给我指明了方向,讲明了做人的道理。事实上,朱老总就是实事求是的楷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革命精神,走访老百姓,了解民生民苦,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在运动中,就是开展批评也从不说过头话,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让人心服口服。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四十年前周总理保护徐向前等老干部们的故事
·下一篇:访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揭秘主席不乘飞机真实原因
·特稿:“德厚流光”——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文艺演出在成都举行(组图)
·郑丽天:“德厚流光”——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文艺演出在成都举行(组图)
·特稿:“德厚流光”——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文艺演出在成都举行(组图)
·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朱德:必须在党内坚持铁的纪律
·朱德的家教和家风
·“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南充召开
·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舒国康、竹枝强:缅怀朱德同志
·特稿:缅怀朱德同志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