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十次宁都之行
2009-02-13 09:27:1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王检生 龚远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上午8时许,浓雾逐渐散去,右翼红三军七师与敌遭遇战斗打响,拉开龙冈战斗之序幕。至下午4时,红军总部发起总攻击号令,阵地上杀声震天,敌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红三军直捣张辉瓒师部,随即结束战斗。张辉瓒第十八师两个旅和师直属队全部被歼灭。该役红军俘敌9000余人,缴枪9000余支,子弹100余万发,无线电台一部。敌师长张辉瓒化装成书记官,潜逃于龙冈圩西边万功山半山腰的一窝茅草丛中,被打扫战场的红军活捉。此外,红军还击毙敌副旅长、团长各一人,俘敌代参谋长、旅长、团长各一人。

  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即以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红军胜利捷报》。毛泽东豪情满怀、激动地挥笔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上半阙,咏颂龙冈大捷取得的胜利。

  龙冈大捷打乱了敌人的“围剿”部署。鲁涤平闻讯后,12月31日作出如下紧急处置:令公秉藩师迅速撤回因富、东固三线,阻止红军前进;令张辉瓒师的第五十四旅留守富田;令谭道源师暂隶属第六路军,由源头东移,靠拢在洛口许克祥师(许师后逃陂头)。


    毛泽东第五次进入宁都 取得“东韶战斗”胜利

  1931年1月1日,红一方面军挥师向东于午后10时在大沽的南林发出胜字第一号命令,以全力扑灭谭道源师。1月2日,方面军总司令部得知谭道源师全部东移。一部经源头、中村向南北坑败走,尾队被我“二路军”(红军专门派出迷惑敌人的部队)截缴枪械甚多;主力则经南团向东韶逃去。当晚10时,红一方面军在小布发出胜字第二号命令:“方面军决于明晨追击东韶之敌,然后次第扑灭朱逆绍良部之许(两团)、毛(两旅)两师,以树政治上声威。”

  1月3日上午,担任正面攻击的红十二军首先在东韶与敌交战,其余各路红军也陆续赶到东韶,从西南北三面向谭道源师发起猛烈进攻。战斗到下午3时,红军不断突破敌人的阵地,向东运动,对敌军形成合围之势。敌军伤亡惨重,琳池街上到处可见敌人丢下的枪支。谭道源率残部突围,向宜黄东南方向逃窜。这次战斗俘敌官兵3000余人,缴获枪支2000余支,机关枪40余挺,迫击炮1门,子弹13万余发,电台1部。

  这样,红军在五天之内(1930年12月30日至1931年1月3日)两战两胜,俘敌逾万,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东韶战斗后的第2天,即1931年1月4日,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部返回宁都县小布赤坎村。毛泽东和总前委、总司令部机关分驻村内“龚氏宗祠”和“龚家祠”,朱德总司令住在村内的邱屋,总政治部驻上何屋村。当天,毛泽东和朱德在红一方面军总部亲切接见在龙冈战中被俘进而参加红军的王诤、刘寅等无线电人员,并主持召开方面军总部干部会议,总结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经验,并对红军的下一步行动计划作出部署。1月5日,在小布河坝滩上隆重举行了第一次反“围剿”祝捷大会。次日,王诤、刘寅等人将缴获的一部半电台成功地安装起了我军的第一部电台(具侦察作用)。当月中旬初,在此基础上在小布赤坎村成立了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苏区中央局于1931年1月15日在宁都小布赤坎村“龚氏宗祠”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项英任主席,朱德、毛泽东任副主席。当天,项英签署发布了第一号通告。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至2月下旬,毛泽东、朱德就红军分兵发动群众与筹款问题,在小布先后发布了胜字第3至6命令。毛泽东还在小布先后整理了《兴国调查》、《寻乌调查》,并写下了这个调查的前言。1931年2月下旬,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及红一方面军总部从小布移居至黄陂,在山堂街“真君庙”住了3天,开办了红军随营学校,毛泽东亲自讲课。3月4日,毛泽东和苏区中央局移居山堂村“胡氏家庙”,红军总部驻山堂村“雾山祠”,指导红军政治、军事、文化训练和准备粉碎敌人新的“围剿”。3月中旬,毛泽东、朱德在山堂九丘里红军检阅场检阅了红军。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遭惨败后并不甘心,不久即调二十万大军重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为挫败敌人的阴谋,红一方面军做好反“围剿”的准备工作,首先最重要的是做好政治总动员。3月20日,苏维埃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在宁都县黄陂发布了总政治部第四号通令,《二次战争的意义,目前敌我的形势和争取二次战争胜利的准备工作》。在第二次反“围剿”准备工作过程中,中共苏区中央局先后在宁都境内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即在黄陂山堂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及在青塘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继续会议。

  1931年3月18日至21日,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宁都黄陂山堂村的“胡氏家庙”召开。1931年3月23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了《移动队伍整顿训练并筹款的命令》。24日,毛泽东参加了红军总部在黄陂坝下召开的苏区军民万人大会。

  2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中央军委、红一方面军总部及毛泽东、朱德从山堂移居观音排、丁家排,直至4月中旬初。期间,毛泽东召集黄陂、小布、洛口、青塘等地的区苏维埃主席、地方武装干部开调查会,并多次召开红军高级军事会议,科学全面地总结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经验,精确地分析了目前敌我形势。在权衡全局的基础上,制定了“集中兵力,先打弱敌,各个击破,自西向东横扫”的战略方针。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毛泽东还专门抽出时间深入群众,深入田间,与人民群众一起劳动,指示要把生产搞好,教导黄陂观音排人民要修好门口的水塘、木桥。在这里,毛泽东亲切探望了当地患病的朱老伯,指示卫生员要把朱老伯的病治好。4月上旬,毛泽东在丁家排主持召开了赣西南苏维埃主席代表会议。4月中旬初,随中共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毛泽东、朱德、红一方面军总部离开黄陂观音排,前往青塘。

  4月中旬,由中共苏区中央局常委任弼时、王稼祥和委员顾作霖组成的三人中央代表团抵达青塘。中央代表团到达后,4月17日苏区中央局在青塘的河背新屋召开会议,作为中央苏区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山堂会议)的继续。由于会议只召开了一天,对第二次反“围剿”战略方针仍未进行深入讨论。眼看敌人进攻在即,毛泽东甚为担忧、着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项英同意第二天继续召开中央苏区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军事问题。

  苏区中央局和红军领导人内部,对于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会议开了两天,会上各种意见争论激烈。毛泽东以充足的理由阐述了坚持诱敌深入,在根据地内消灭敌人的主张,得到周以栗、林彪、罗荣桓、曾山等人的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在会上占了上风。于是,会议基本确定了“打”的方针,但是先打哪一路敌人?会上又发生了争论。经过一番论证,毛泽东“先打弱敌”的主张终于为大多数人所接受。4月19日下午5时,红一方面军总部在青塘发出战前部队集中的命令。各部队依令迅速行动,从各自地域出发,4月23日到达永丰县龙冈、上固地区,几天后又移至吉安县东固地区集结隐蔽。第二次反“围剿”战争打响后,红军打出了横扫七百里的壮举。红军在取得白云山、富田战斗胜利后,自西向东横扫吉水县白沙、永丰中村,两仗歼敌6000余人,缴枪4000余支,缴获无线电台1部。

  毛泽东第六次进入宁都 恢复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

  1931年5月23日,红军进驻宁都县东韶的南团村。在南团,苏区中央局决定恢复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仍由毛泽东兼任总前委书记,周以栗任组织部长,古柏任宣传部长,郭化若任秘书长。红一方面军的军事行动和红军所到之处的地方工作,概由临时总前委负责。项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等率苏区中央局和苏维埃中央军委机关回驻富田,着重负责指导地方工作。5月24日,红一方面军在南团发布了《敌人溃退我军拟先占领南丰的命令》,命令下达后,各军奉命开拔。5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到达宁都与广昌交界的洛口严坊,并从电台中得知敌毛炳文师在头陂,有退守广昌之势。当晚,临时总前委在宁都的严坊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研究作战行动计划。会议认为我们如按原计划以一军团攻广昌头陂,虽可退敌,但追到广昌时,与宁都吴村的三军团相隔百里,兵力分散,不易消灭敌人。因此,会议决定方面军开赴广昌之苦竹,集中一、三两个军团的兵力进攻毛炳文、许克祥、胡祖玉诸敌。26日,毛泽东在广昌苦竹召开了总前委第二次会议,进一步研究了攻打广昌的作战计划。随后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继续追歼逃敌,攻占广昌城,奔袭福建建宁,歼敌刘和鼎第五十六师大部。取得第二次反“围剿”大胜利。

    毛泽东第七次抵宁都激战于黄陂 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第三仗的胜利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比第一次“围剿”失败得更惨。他怒斥何应钦无能,决定亲自出马指挥第三次“围剿”。

  1931年7月1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发布总攻命令,督促各路部队“长驱直入”,向南推进,妄图将红军主力一举消灭在赣南地区。

  7月下旬初,敌“进剿”军主力开始动作:蒋介石嫡系罗卓英第十一师和陈诚第十四师,骄妄冒进,22日从宁都分两路出发,一路经宁都县青塘进至兴国古龙冈,一路经宁都县油村坪进至赖村,妄图从于北桥头,平安寨夹击红军主力。

  红一方面军总部获悉情报,于24日午后11时在银坑牛角塘发布命令,决定25日在于都北部的葛坳地区聚歼由赖村向平安寨推进的敌陈诚第十四师。不料陈诚忽接电令由赖村转向东固、富田,逃脱被歼之命运。毛泽东、朱德按原计划、指挥部队继续向兴国退却。7月28日抵达兴国高兴地区,与项英、任弼时率领的苏区中央局和苏维埃中央军委及中共赣南特委机关会合。这时,红一方面军总部得悉各路敌军正向兴国疾进,其右侧后富田、陂头以东后方联络防守较为薄弱。毛泽东在兴国高兴圩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和苏区中央局及赣南特委联席会议,确定了反攻作战的第一个方针,即“由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向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让敌人主力深入赣南根据地置于无用武之地,定此为作战之第一阶段,及敌回头北上,必甚疲劳,乘隙打其可打者,为第二阶段”。为以防万一,毛泽东在高兴将红一方面军在建宁筹得的20万元现洋和自己的部分著作手稿,交由赣南特委书记陈毅,嘱其代为妥善保管。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忆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悼念周恩来
·下一篇:访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揭秘主席不乘飞机真实原因
·特稿:伟大的毛泽东到底伟大在哪里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庆祝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开通十六周年
·骆义飚: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特稿: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姚老庚: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