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老一辈革命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2009-01-15 09:54:4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党史信息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九四七年,刘少奇同志和朱德同志到晋察冀边区组织中央工委,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当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和整党。在整党中,河北省平山县在整顿农村的基层组织时,采取了邀请党外群众列席党的会议的方式,这在当时是一项创举,曾被毛泽东同志肯定为“平山经验”,这一经验是在刘少奇同志亲自领导之下取得的,但他却把功劳归于晋察冀中央局的同志。在土改中,出现了问题,他则承担责任,把过失揽到自己身上。当时参加土改的同志虽然对土改的重大意义认识比较充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起先在一小部分地区作典型试验,群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政策界限也不十分清楚。刘少奇同志来讲了话,着重讲了有关土改的政策和大胆放手发动群众,认真走群众路线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晋察冀边区的土改和整党工作。但是刘少奇同志的讲话也有过头的地方。在河北阜平等地作试点时,工作一铺开,不到半个月,就发生了问题,许多地方没等工作组进村,群众就自己搞起来,来势很猛。侵犯了中农的利益,对地主乱斗乱杀,违反了党的政策。发现这一情况后,晋察冀中央局的刘澜涛同志很快报告了刘少奇同志,刘少奇同志明确地指出:第一要紧急煞车;第二不要责备下面干部,由他承担责任。他一再说,工作中出了毛病,大家很紧张,不能光是指责。他这么一说,干部感到压力轻了。刘少奇同志还亲自帮助晋察冀中央局的同志总结了经验教训。这年夏秋,中央在晋察冀边区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土地法大纲。会议是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指导之下,由刘少奇同志亲自主持的。会上刘少奇同志把晋察冀边区土改的经验提高到政策上来总结,同时,也认真地、坦率地接受了土改中的教训。

  我们共产党人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要探求革命理论,探索革命道路,进行革命实践,做许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任何人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只是大小,性质不同而已。刘少奇同志是能够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的。例如,解放初期,他在天津的重要讲话,是适时而又切中时弊的,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刘少奇同志曾经自己检查说,其中有些话是说得不够妥当的。承认错误,勇于纠正错误,在接受经验教训中不断前进。在这方面,刘少奇同志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特殊贡献

  李立三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历史上曾经犯过“立三路线”的错误,但是他勇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从不讳疾忌医,经常主动地作自我批评。在不少大小会议上,他常说:“我叫李立三,过去犯过错误……”,他的自我批评非常诚恳认真,没有半点虚伪和装腔作势,使人感到非常真诚,不仅在公开场合是这样,在个别场合也是这样。有一次,立三同志和几位不熟悉的上海地下党的同志见面,有一位同志心直口快,见了面一听说是立三同志,就说:“啊!你就是立三同志,人家说你犯过错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他同志都感到这样说话太唐突,责怪这位同志太冒失,可是立三同志却毫不介意,讲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并再一次作了自我批评,还要大家引以为戒。后来,李立三同志到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受到王明的多方刁难、压制和打击,“过了七年小媳妇的生活”,但他总是坚持原则立场,多次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主动地、深刻地批判“立三路线”的错误,得到大家的好评。

  一九四六年初,李立三同志回国工作,建国前和建国后,他曾担任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职务,这时,他仍能主动地、公开地、经常地批判“立三路线”的错误和危害,对于初到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他总是首先主动地自我介绍,说他是犯过“路线错误”的人,思想上有片面性,要求工作人员随时给他以严格的监督和更多的帮助。他经常鼓励身边的工作人员大胆地给他提意见,进行讨论,展开争论。

  即使对于自己的子女,立三同志也毫不隐瞒自己的错误。一九四九年春,当他见到刚从蒋管区历尽艰辛来到自己身边的儿子时,一不叙情,二不问事,一见面就问:“我曾犯过错误,你们听说了吗?”他把自己犯的错误向儿子讲了以后又说:“共产党就是提倡自我批评,一个共产党员究竟有没有党性,就看他能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这在旧社会是不能理解的,人们只会自我吹嘘,错了还硬称英雄好汉,保全自己的面子。共产党人不讲个人的面子,只讲人民的面子。你们想,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的面子和一个人的面子,究竟哪个大?共产党员犯了错误,首先要想到人民的面子,不但要求承认错误,还要把自己犯错误的教训告诉大家。比如说,这墙上有个钉子,你碰了一下,就应该记住,别再去碰它。不但自己不要再碰,还要不断提醒别人:‘这里有钉子,我就吃过亏,你们千万要注意。’大家都不碰钉子,就会保全了党的面子,人民的面子。”

  一九五六年党的“八大”召开前夕,李立三同志集中了一些时间,认真地准备他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要对自己的过去来一个总清算”。发言稿起草出来后,先送党中央一些主要领导同志征询意见,争取帮助。毛泽东同志极为仔细地审阅了这个发言稿,给予了明确的肯定。立三同志在这篇发言里,对“立三路线”的错误作了深刻的批判,不怕丑,不怕痛,诚恳又坦率,还下定决心要铲除产生错误的根源——小资产阶级劣根性,免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立三同志的发言受到了会场内外各方面的一致好评。

  事实证明,李立三同志是能够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尽管他犯错误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他却坦率地讲了三十多年。这是李立三同志对党的事业的特殊贡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初进中南海:紧张工作 朴素生活
·下一篇:访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揭秘主席不乘飞机真实原因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人人有一个中国梦
·特稿:七律·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林铁
·七律·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林铁
·韩英伟:七律·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林铁
·特稿:七律·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林铁
·谷牧、彭德怀、刘西元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人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组图)
·贺龙广:谷牧、彭德怀、刘西元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人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组图)
·特稿:谷牧、彭德怀、刘西元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人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组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享年74岁(组图)
·中直育英小学第4届毕业生、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