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换个角度是总理为了让群众背着风,而自己却绕过去迎着风向大家讲话。
85岁的杨世英回忆说:“那时没有扩音设备,总理全靠自己的嗓子,但全场的人都能听得到。”
“总理说乡亲们遭灾了,我来迟了!二十多年前,在抗日战争中你们也受了损失,那是和民族敌人作斗争。这次是和地底下的‘敌人’作斗争。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恢复了生产,恢复了力量,就对得起死去的人。现在大家一起呼口号。说着,周总理激动地举起右手,高呼: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在场的干部群众都跟着周总理一起振臂高呼,呼声响彻上空。”
原白家寨村支书靳景印的家中,至今还珍藏着40年前周总理讲话的照片。从照片上不难看出总理当时的表情,一脸的凝重和焦虑。
问寒问暖:在窝棚内安慰失去儿子的老人
“那天风很大,总理来时飞机在天上盘旋了好几圈,老百姓就在村西的小广场上点劈柴火给信号,最后飞机终于平安降落,现在那个小广场已被命名为四一广场,位于宁晋县东汪镇第一中学的操场上,是学生们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震后的东汪,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每见到一个人,周总理总是关切地问:“家里损失怎么样?”“蒸饭的锅和吃饭的碗有没有?”“窝棚里挡寒不挡寒?”
在贫农协会主席王根成的窝棚里,周总理询问过他家的损失情况后说:“你是个老党员,要带头干,还要教育好娃娃,鼓起干劲,重建家园。”王根成说:“总理放心,在抗战时期和敌人作斗争,我都没有怕,现在遇到地震灾害,也不会怕。一定拿出抗战打鬼子的劲头来,和自然灾害作斗争。”
当时周总理还同前来东汪帮助工作的城关公社几个大队的干部握手,说:“你们来支援他们,很好。就是要互相支援,过去打仗也是这样,这个连队受了损伤,那个连队立即支援。”
一位因失去儿子而痛哭的老大娘的哭声,传到了窝棚外。总理赶紧钻进窝棚,上前拉住老大娘的手,含着泪说:“大娘,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
情系民生:接过一碗白开水一饮而尽
总理来了,可灾区的乡亲们也没有啥招待总理的。东汪村党支部书记董保顺用粗瓷大碗倒了一碗白开水,捧给周总理。那天风大,碗里落进了一层尘土。周总理双手接过大碗,轻轻吹了吹水上的尘土,一饮而尽。
“震后,我们这井水翻花涌出黑水,风尘不止,秽物乱飞,卫生条件极差。周总理本来可以带专用水的,可他没有。他喝了我父亲倒给他的水,而且喝得那么甜。一点也不嫌弃俺们老百姓!”董保顺的儿子董明胜告诉记者,总理那种情系民生,与百姓同甘共苦的作风感动了父亲一辈子。
“周总理用过的这只大碗,后来一直被父亲用红绸子包着保留在柜子里舍不得用。直到周总理逝世10周年的时候,父亲才把这只大碗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
离开东汪村,周总理又先后到宁晋县耿庄桥、束鹿县王口、冀县码头李乡和巨鹿县何寨等村视察灾情。
“总理离开何寨时天已经很黑了,边往直升机那边走边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土地,神色严峻地对县、公社干部说,建设这么多年了,这里还这样荒凉,我们对不起人民。今后要多植树,多打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周总理要上飞机了,群众都拥上来送行,周总理向大家频频挥手。走几步回转一次身,又走几步又回转一次身。登上飞机后,周总理再一次回转身来,深情地大声说:乡亲们,大家要把生产搞好,把日子过好。过几年,我一定再来看望你们!”
一位巨鹿县委的宣传干事告诉记者,当年总理的到来,不仅让群众增强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这些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大家。
地震灾区的人们没有忘记总理的嘱托,年年植树,年年打井。如今何寨等许多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