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审阅当时中央财政经济部长李富春的题为《一月八日在中直军直经济工作人员会议上的报告》时,毛泽东在原标题前加上破折号,作为副标题,同时又加了两句话:“读书人要学会管生产管供给,不然永远是书呆子”。在这样的副标题前,毛泽东重拟了一个新的标题:《丰衣足食,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响亮的“丰衣足食”口号第一次用大型字号出现在1月13日社论的标题位置。
《解放日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它不仅很有效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战斗作用,还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干部,当时许多编辑记者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宣传新闻战线的领导同志。在这一方面,毛泽东同样功不可没。当年《解放日报》的编辑黎辛回忆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那段时期,尽管毛主席日理万机,但他仍挤出时间为报纸电台审阅修改稿件,加编者按语。“党的许多高级干部和著名的秀才笔杆子就是这样在毛主席的帮助和培养中提高的,毛主席埋头苦干,无私地为他人作嫁衣,我估计每两三天报上就有一件经他处理的稿件。”
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发表博古撰写的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文章总结说:“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由于实行了这个方针,报纸的脉搏呼吸相关了,报纸就起了集体宣传者与集体组织者的作用。”创办一千期的总结,标志着《解放日报》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已经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