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珍正式结婚。
〔美〕R特里尔著:《毛泽东传》(增订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26页。
此记载说毛泽东直到1930年才与贺子珍正式结婚,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其实,1929年6月3日,毛泽东率兵二打龙岩时,贺子珍便分娩生下一个女孩。因此,不可能是1930年才结婚。
1993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家世》(增订本)记载:
1928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茅坪洋桥湖的八角楼结成了最亲密的革命伴侣。李湘文编著:《毛泽东家世》(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50页。
1989年9月,中共永新县党史办公室编印的《永新人民革命史》一书记载:
1928年5月的一天,天气晴和,阳光明丽,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茅坪洋桥湖的八角楼上结婚了。
1992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贺子珍的路》一书记述,毛泽东率领部队“三打永新”之后,与贺子珍在江西永新县澧田乡的塘边村,终于结合在一起了。“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更没有摆酒祝贺,在那样艰苦的年月,只能一切从简。热心的袁文才做了几个菜,大家热闹一下,就完了。”王行娟著:《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90页。“三打永新”,是在1928年6月23日。
著名的谭政大将,是湖南湘乡人。他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以及上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一直跟随毛泽东征战。特别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担任前委书记期间,谭政任前委秘书,对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情况比较清楚。毛泽东和贺子珍操办婚事时,将毛泽东的行李从原来的住处搬入新房,就是谭政负责办理的。他在回忆文章《难忘的井冈山斗争》中说:
毛泽东同志与贺子珍结婚是在夏幽,是1928年4~5月,热起来了,穿件单衣,结婚很简单,没有仪式,没有证婚人,从夏幽退出以后,两人就是夫妻关系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年版。
夏幽,也就是永新县夏幽区。塘边村,就属于夏幽区。上述谭政的回忆,对毛泽东到夏幽的日期只说了一个大概。
而当时在中共夏幽特别支部工作的徐正芝,在《忆塘边的革命斗争》一文中说:“1928年古历4月27日,毛司令率红军来到我们塘边村。”徐正芝:《忆塘边的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年版。“1928年古历4月27日”,亦即1928年6月14日。
1959年7月9日,原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在庐山与贺子珍彻夜长谈时,曾向贺子珍提出这个问题。
贺子珍告诉水静:“我是1928年在永新和主席结婚的,当时还不满19岁。”水静著:《陪贺子珍上庐山》,《特殊的交往——省委第一书记夫人的回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22页。
贺子珍还告诉水静:自从1927年10月初毛主席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地区之后,她就回永新做群众工作了。主席“大力经营”永新时,她就经常跟着主席进行调查研究。后来,主席根据此调查研究写了已经丢失了的《永新调查》。他们在工作中逐渐建立了感情,是于1928年6月龙源口大捷之后结婚的。水静著:《陪贺子珍上庐山》,《特殊的交往——省委第一书记夫人的回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23页。
龙源口,位于江西宁冈县城东北26公里处的七溪岭北面,是井冈山的门户之一。龙源口山谷中有一小河,河中有一龙潭,水清见底。河上的单拱石桥,名为龙源桥,建于清道光十七年间。龙源口山谷,里宽外窄,地形险要,争战之时,只要占据了谷口,就如锁住了布袋口。
1928年6月,江西反动军阀杨池生、杨如轩,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带领5个团的兵力,伙同湖南军阀吴尚部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联合“会剿”。
6月20日,毛泽东同朱德、陈毅在宁冈古城召开红四军连以上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