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侄儿撰文怀念伯父: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
2008-03-04 12:06:31 |
来源:中新网 |
作者:周尔均 |
浏览次数: |
|
|
|
|
,伯伯也在一旁帮我提醒,帮助凑。比方说“绥远”,以前有个“绥远省”。比如说“镇南关”,当时已改称“睦南关”。比如说“安东”,改成了“丹东”。还有“抚顺”、“靖边”、“安塞”等等,类似的地名,一起凑了不少。伯伯就讲,我们过去大汉族哇,对少数民族有所歧视,这是不对的,何况有的还是友邻国家,更不应该。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各个民族之间都是一律平等,各个国家之间也都是一律平等。当谈到新疆、西藏、广西等各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的情况时,伯伯显得十分高兴,不时喜形于色。
跟伯伯在一起交谈,他都持这种平等的态度,从不让人感到高不可攀,我们晚辈在他面前没有一点拘束。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同样亲切随和,平等待人。只有一次,我见他为修缮西花厅的事,少有地发了火。
西花厅是清朝末年的王府,多年没有修缮,地面还是当年铺的砖,很潮湿,不利于伯伯的健康。管理部门早就提出维修一下,伯伯一直不同意。这次秘书乘伯伯外出,抓紧把这件事办了,主要是把砖地换成地板,工程量并不大。但伯伯回来后真动了气,住在钓鱼台临时住所坚决不回家,连陈老总去劝也不听。一次,我去钓鱼台见伯伯时,为了缓解他气愤的心情,劝他说:伯伯,您平时教育我们爱护国家财产,西花厅这个房子已经相当破旧,这是历史文物,简单地维修一下,也是保护国家财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没什么大错,您不要再生气了。伯伯说:你讲的也有一定道理,但你要懂得,我是国家总理,如果我带头修房子,下面就会跟着干,还有副总理,还有部长,这样一级一级地下去,不知道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西花厅这样的房子,不用装修也就很好了嘛!我们国家现在还穷嘛!很多老百姓还没有房子住。他问我有没有读过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说看过,背诵了最后那几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伯伯说,你再重温一下这首诗,就会明白我为什么生气。后来,在大家的劝说下,伯伯让秘书把新换的床还回去,吊灯拿下,窗帘摘掉,才搬回西花厅。他在国务院会议上两次做检查,都是检讨自己,一字未提经办的秘书。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恩来伯伯爱人民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他是一座爱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一位小学老师说得好:石碑可以倒塌,木雕可以腐朽,树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将与世长存。恩来伯伯的伟大人格力量,已成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时间可以流逝,大地可以荒老,只要人类在生生不息的延续,我们就将永远拥有这笔无价的财富!
(2008年3月3日)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