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为啥说司机老杨多花了他的一分钱 |
2008-02-21 10:19:41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秦九凤 |
浏览次数: |
|
|
|
|
开国总理周恩来夫妇的清廉是人所共知的。他去世前是十年“文革”和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多少年没有调过一次工资。他们两人的工资一直保持在一个月747.5元(周月薪404.80元,邓月薪342.70元)的水平上。与众不同的是,他俩都不管理自己的“家财”,两人也从不沾靠一分钱钞票。那么他们的日常开支怎么使用呢?
据周恩来生前的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周恩来家庭的收支是这样的:每月去会计处领取他们夫妇工资和保管他们家现金与存款的人是周恩来的座车司机杨金铭,用钱多为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有时也有其他人用钱。需要用钱时由用钱人从杨金铭那里拿钱去用,用了后好开发票的都要开发票,也有蔬菜之类的东西不开发票的。无论有无票据,都得再到杨师傅那里报账。报账时,一般都要经手人、证明人和收货人三方签名,至少是两人签名。这并非周恩来夫妇的规定,而是西花厅工作人员为了管好周恩来这个“家”自觉养成的习惯。
周恩来国事繁忙,一般无暇过问自己的家庭收支情况,只是每到月底由杨师傅向邓颖超报一次账。所谓“账”也并非会计使用的那种正规账册,只是当时一般工作干部使用的普通笔记本。这本记录周恩来家庭收支的笔记本现在还收藏在杨金铭的长子杨毓祥手中。
据周恩来贴身卫士高振普对笔者说,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天,从不问自己家庭收支情况的周恩来突然提出要老杨到他那里细报一下他家近两个月的收支情况。杨金铭一时很紧张:难道什么地方出差错了?他随即拿上那本笔记本,还招呼上平常用钱的成元功、高振普等一起赶到周恩来那里。
周恩来还像平常一样坐在他的办公室桌前。见他们都到了,这才起身走出办公室,在他的后客厅也兼餐厅的会客室长椅上坐下,抬抬左手,示意杨金铭可以报家庭开支账了。
老杨师傅望着笔记本念道:
……
3月1日买大葱5分钱,厨房用;
3月2日买毛巾一条3毛2分,客厅用;
3月2日买干面5斤,7毛钱,交厨房;
3月2日买盐一斤,1毛5分,厨房用。
“停。”周恩来一声叫停后,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杨金铭说:“你们买盐多花了我一分钱。”
杨金铭又是一阵紧张,连忙放下手中笔记本,很快找出了买盐的那张原始收据,上边清楚地写着:“大盐一斤,壹角伍分。”
周恩来查看了那买盐的发票后,示意他们退出去,然后向北京市有关部门打了电话,询问民用食盐为什么每斤要涨一分钱价。当弄清是因为北京卫生局为了预防市民患肿脖子病而对食用盐加碘才提高了食用盐价格之后,周恩来这才放心。
第二天,周恩来在外出时对与他同车的司机杨金铭和卫士高振普说:“我不是在意多开支的那分把钱,而是因为食盐是千家万户都要使用的消费品,不能随意涨价。”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周恩来是借查问他的家庭开支来掌握了解社会上的情况;而他对一分钱盐价的重视也正体现了他一贯关心民众生活的工作作风。
(摘自《福建党史月刊》)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