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他们再接再励。叫我送电台去发,彭总又把电报拿回来,看了看,他亲自拿起笔来在电报后面用毛笔写了一行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后来韩副司令员他们看了,都感到很惊讶,夸奖一个军万岁,这是第一次。38军"万岁军"这个称号,就是从这个时候来的。
主持人:二次战役打的这么好,接下来应该是我们一直追着美军打下去了?
杨凤安:二次战役打了以后,我们就已经把敌人打残了,它已经退到三八线以外,等于和我军一下脱离接触了。
主持人:二次战役打完之后,您到战场上去看过吗?
杨凤安:看过。
主持人:当时打完仗的战场是什么样的情形?
杨凤安:一千多辆汽车,都在马路上,敌人的一些物资堆积得到处都是,那些都是缴获的战利品。
主持人: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到了三次战役的时候,彭总当时又是怎样的一个决策过程呢?
杨凤安:彭总当时就考虑,他准备以后再突破三八线,因为当时二次战役之后我们的部队需要修整和补充。但是当时考虑到政治上的需要,要乘胜一下把它拿下,所以还是发起了第三次战役。
这个战役的决心是稳扎稳打,占领汉城。在第三次站役开始打的时候,敌人就出现了部署上的错误。敌人把南朝鲜军放在第一线,美军放在第二线。这样一打,南朝鲜军队一下子就垮了,美军也没办法,也就随着垮下去了。我们一下子打到37度线,占领了水原。在战争中,指挥员在胜利面前头脑要冷静是十分关键的。彭老总在乘胜追击的时候,叫部队停止追击,主力后撤,准备敌人的反击。
主持人:那么当时彭总发出这样的命令之后,大家能理解吗?
胜利面前止步,众人不解
胜利面前止步,众人不解
杨凤安:我们这些彭总身边的人能理解,但是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彭总的雄才大略了。
实际上敌人是有准备、有组织的撤退,他们准备在大田、大丘这一带建一个防线,在我们进到那里以后,我们的战线就拉开好几百公里了,在这个时候,敌人想来第二次仁川登陆。彭老总在关键时刻总是能识破了敌人的野心,为什么他下令要停止追击?如果这一次我们追下去,会很危险的。因为我们后边部队还没跟上来,还都在西南、山东这些线上呢。
主持人:也就是说第二线部队还没完成集结呢?
杨凤安:所以说彭老总是深谋远虑。打了这几仗以后,麦克阿瑟就败在彭老总的手下了。
主持人:当时彭总下令部队停止追击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杨凤安:当时打了几次战役以后,从领导到战士,大家头脑都有点发热了,认为应该一鼓作气,把敌人赶下海去。
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以后,志愿军开了一个中朝高级干部会议,总结经验。在这会议之前,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去致词,他说古今中外,没看到过在胜利面前停止追击的。彭老总就给他分析了敌我的情况,说敌人虽然遭几次打击,但主力还没完全消灭了,他们还有海、空军优势。再说我们部队打过这几仗,需要恢复和补充,特别是战线拉得这么长的,我们补充更困难了。分析了情况以后,拉佐瓦耶夫大使还是摇头。后来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怎么反映到斯大林那里了,斯大林就写了个电报,说一切由彭德怀做主,说彭德怀是久经考验的天才军事家。彭老总的"天才军事家"的称号就这么来的。
主持人:那么后来实际的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