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江峡轮上与船员交谈
1955年10月,我国新建的新型客货轮江峡轮正式投入运行。该船是仿照苏联航行在伏尔加河上的宝塔式轮船形状,在苏联专家和中国工程师共同设计下,用国产材料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由于船身吃水浅,船底构造与其他船只不同,全年都适宜在川江航行,即使在枯水季节也可由上海直航重庆。1958年3月28日深夜1点10分,身穿银灰色大衣的毛泽东登上了江峡轮。清晨6时许,江峡轮驶离重庆码头,开始了一次不平凡的航行。
中午,毛泽东穿着拖鞋,同王任重等在船上三楼甲板散步,不时地观望川江沿途的美好风光。不一会儿,大副杨大福和青年三副石若仪来了,毛泽东亲切地与他俩交谈起来。毛泽东问石若仪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哪里人,又问在船上工作几年了。当她回答4年多的时候,毛泽东又转过脸问杨大福:“你在船上多少年了?”杨大福说30多年了。毛泽东慈祥地对石若仪说:“要好好地向老工人学习,老师傅们水上经验很丰富,许多知识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毛泽东又亲切地问石若仪:“学习驾驶困难吗?你看过苏联女船长的报道吗?”毛泽东的一番话,使石若仪非常兴奋。
船在江面上平稳地前进,波浪拍击着岸崖,毛泽东望着江面带着肯定的语气说:“这个水可以游泳吧!”大家听了毛泽东这句话都暗自吃惊。毛泽东在武汉时横渡了长江,但川江水流急,漩涡多,这能游泳吗?中共万县地委书记向广度谈了川江水流的凶险情况,毛泽东却兴致勃勃地说:“我倒不相信不能游,身上绑上三根绳子,看到不对,就往岸上拉。”
上午10点15分,船快进三峡了,毛泽东和王任重、重庆市委第一书记任白戈等,进入了驾驶台,船长李吉成和其他驾驶员连忙迎上去和毛泽东握手。毛泽东看到李吉成穿的海员制服袖口上有四道金线,便问:“你是船长吗?”“是的。”“你在船上工作几年啦?”“30多年了,16岁上船的。”毛泽东又问:“过去在船上做什么?”“水手。”“水手是不是下面打篙子的?”“是的。”一开始,李吉成同毛泽东谈话还有点拘束,心里发慌,但是看到毛泽东慈祥和蔼的面容,谈话也就慢慢地自然了。
瞿塘关峡口就在眼前,峡口右边(北岸)山腰间有一座破旧的古庙,石若仪向毛泽东介绍说:“这就是白帝城,是刘备托孤的地方。”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轻声诵读起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瞿塘峡在三峡中最为雄伟,峡谷狭窄如走廊,悬崖壁立如墙垣,两岸相距很近,最窄处不足100米,最宽处也不过150米。峡内水流湍急,山势险恶,夏季洪水高涨,流速骤增,势如万马奔腾。
毛泽东像个驾驶员一样,手上拿着望远镜,有时蹲下来向上观望,一会儿向前了望,一会儿和大家交谈。毛泽东很关心船员的生活情况,工资多少,假日能不能回家等,又热情地同李吉成切磋如何使用车钟、如何指示方向、如何掌舵等技术。毛泽东兴奋地说:“假如我要学驾驶,一定要学会驶过三峡这段航程。”
江峡轮驶出瞿塘峡,进入巫峡。巫峡两岸悬崖壁立、峰峦屏列,幽深秀丽,长江穿流其间,迂回曲折,一会儿大山当前,好像无法前进;一会儿峰路回转,却又是一水相通。江峡轮在峡中灵巧地穿行,转过了一个急弯又一个急弯。毛泽东看到悬崖壁上有看不清楚的字,不时地拿起望远镜仔细观看。
毛泽东看到前面到处都是石头,他很关心地叮嘱李吉成说:“这里到处是石头,一不小心就会碰到石头上的。”接着又问:“有没有船碰过石头?”旁边有位同志说:“没有船碰过石头。”李吉成连忙更正:“很少很少碰过石头。”毛泽东说:“很少,那才对哩!”接着,李吉成向毛泽东讲述了解放后航道整治工作的情况。毛泽东听了十分高兴,又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