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恽代英说,广州青年革命军“以少胜多,每战必克,使陈炯明、林虎诸贼闻风破胆,这一成绩令一切革命青年诚心敬佩,这为中国的革命前途开了一个新纪元!”
2、回师广州,平定杨刘叛乱
正当东征军准备围攻陈炯明的老巢时,驻在广州的云南军阀杨希闵、广西军阀刘震寰的部队,发动了武装叛乱。1925年5月中旬,他们占领电报局、火车站等处,形势十分紧张。周恩来根据广州革命政府和中共两广区委的决定,毅然亲自率领东征军回师广州,在广州工人和四郊农民的有力帮助下,于6月11日至13日,只用两天时间,平定了杨刘反动部队的叛乱。
3、率领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
正当东征军回师广州平定杨刘叛乱之际,不甘失败的陈炯明带领残部,趁机卷土重来,又占领了东江地区。10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东征。周恩来再次出师,担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在第二次东征过程中,整个部队纪律严明,奋不顾身,结果,革命军在东江广大工农民众有力协助下,经过20多个小时激烈战斗,终于全歼陈炯明残部,攻下了惠州。
4、组织和指挥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
北伐战争开始后,上海工人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于1926年12月和1927年2月举行了两次起义,但都没有成功。于是党中央派周恩来到上海组织指挥第三次起义。当时,周恩来任中央军委书记兼任中共江浙区军委书记。1927年3月,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领导下,总结了第一、第二次起义的经验教训,整顿了队伍,进行了军事训练。3月21日,当北伐军进抵上海近郊时,上海80万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激战了8小时,歼灭了奉鲁军阀部队。3月22日,夺取了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建立了上海市特别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周恩来在1925年到1927年初的三年间,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经过多次战争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为他在组织发动和指挥南昌起义作了战略战术上的准备。
周恩来本人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使其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周恩来身上有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如对国家和人民赤胆忠心,对革命充满热情,对工作永远不知疲倦;处事豁达大度,不计怨仇,待人真诚宽容、谦虚谦让;他善解人意,人缘好,人脉广,在群众中有着高度的威望,有巨大亲和力和凝聚力,人们把他当作良师益友,当作可以信任的人,都愿意无忧无虑地追随他。
1927年夏,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接连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遭受破裂,大革命失败。国民革命军中的每个人都在选择何去何从。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根据中央的决定,中共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澎湃组成,周恩来任书记。7月28日,周恩来找到贺龙并向其说明共产党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这时还没有加入共产党的贺龙由衷地对初次谋面的周恩来说:共产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当即向贺龙下达率领20军二万多人参加起义的命令,并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随后贺龙立刻在刘伯承协助下,拟订作战计划,密切与朱德、叶挺所控制的国民革命军相配合,8月1日凌晨,起义枪声打响,激战5小时,消灭了国民党的南昌守军,一举夺得了起义的胜利。
南昌起义后,中国人民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又担任中央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遵义会议后为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抗日战争时期,他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仍然担任党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直到1949年10月19日才卸去总参谋长职务。纵观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