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见那个老乡愁苦着脸正要离去,就叫住了他,然后对警卫员说:“把那些治肠胃病的药交给老乡用吧。”
警卫员一听急了:“那你的病怎么办?”
彭德怀十分严肃地说:“你没听见吗?他家有病人急需这种药,我们怎么能光顾自己不顾别人!”
那个老乡见这位军人主动让药,心里非常感激,拿到药片后千恩万谢地走了。警卫员气恼地哭丧着脸,蹲在一旁,一声不吭。
彭德怀看了看警卫员,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生闷气了,去找点儿石灰来,有了石灰就可以治病了。”
在彭德怀的再三催促下,警卫员才去村里找来一小块干净的石灰。
彭德怀把石灰放进盛水的茶缸里,等水澄清后,把石灰水一口气喝了下去。喝罢,他哈哈一笑,说:“你们不要看不起石灰,其实,这东西还真有两下子呢。肠胃病发作时喝点石灰水,肚子就不太疼了。这就和民兵打鬼子一样,尽管日本鬼子看不起我们的民兵,可要是半路上突然跑出一伙‘土八路’来,真也会把他们吓一大跳呢!”
然而,石灰水并没有缓解彭德怀的病,他一路上仍然胃痛。待回到总部时,夜已经很深了。
陈赓的“闭门羹”
1940年春,陈赓被任命为太岳军区司令员,当他去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副总司令那儿报到时,却吃了个闭门羹。
事情是这样的:见到彭德怀的时候,陈赓像往常一样,恭恭敬敬地敬了个军礼。哪知彭德怀回过头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又扭过头去继续看他的文件。陈赓看彭德怀没有搭理自己,感到十分纳闷。
陈赓忙退出门来,向总部机关的同志打听究竟。“彭总今天是怎么啦?是不是跟谁生气了?”大家都回答没有。这时,陈赓便把刚才见彭德怀的情况讲了出来,这一来,不少同志也感到不解,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猜测起来。因为陈赓平时大大咧咧的,有人就问他:“你是不是见了彭总后有什么不规矩的地方?”陈赓连忙回答:“绝对没有,我敬礼后看彭总没有回话,站在那里好半天没敢动一下。”人们吵吵了一阵,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有个细心的人发现陈赓没扎绑腿,于是便提醒说:“也许是你没扎绑腿吧?”陈赓听了,心里一震。谁都知道,彭德怀对部队的军容风纪一向抓得很严,尤其是对总部机关的干部、战士一样要求,谁要是歪戴个帽子,或是把捆草鞋的麻绳染上颜色,抑或在军装上多缀个扣子,他非批你一顿不可。陈赓于是赶紧扎好绑腿,再次去见彭德怀。
这回,当陈赓敬完礼之后,彭德怀回过头来,神情严肃地问:“你知道我为什么生你的气吗?”陈赓不好意思地回答:“是我没扎好绑腿。”“对了,就是这个问题。”彭德怀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当领导的,首先应当给战士作好表率,这样说话、发号令才能有力量。你现在当了司令员,我看到你的毛病要是不管,将来你要是回去上任了,谁还敢惹你这个大司令呀?”
看到陈赓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彭德怀这才和他谈起了工作。
一次讲演
1943年春季的一天,辽县(今左权县)云头底的一个山坡上,早饭之后便陆陆续续地坐上了人,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将在这里召开一次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当主持会议的野战宣传部副部长王东明宣布“今天由彭副总司令向大会作报告”时,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大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的同志为了回去便于传达,早已做好了认真记录的准备工作。
彭德怀神情严肃、很有条理地开始了演讲。
他首先给大家分析了华北抗战的严峻形势,用了一些数字和具体事例,对整个华北敌我态势和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娓娓道来。大家竖耳聆听,心里亮堂了许多。
接下来,彭德怀明确地提出今后的两年是“最困难的两年”。他还进一步辩证地阐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胜利愈是接近,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