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每年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和农村去作观察和调查、研究工作,则是很好的。此事中央将同德怀同志商量,作出适当的决定。
毛泽东
9月9日
9月12日,彭德怀向大会送去一份自己的书面检讨,检讨仍然本着“只要不违背党和人民的利益,要什么给什么”的精神作出的。
9月13日,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军,迅速掀起批判彭德怀、黄克诚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和“右倾机会主义”的高潮,号召全军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主义而斗争。
眼下,彭德怀就要告别他居住7年的房子了。
这座房子,彭德怀刚搬来时,由于长年日晒雨淋,没有及时维修,门窗和廊柱的油漆早已剥落,花花点点,不像样子。尤其是办公室天棚的一角也漏雨,每逢下雨总要湿上一大片。管理部门几次提出要对房屋进行一次翻修和粉刷,但都被彭德怀拒绝了。并叮嘱工作人员:“你们要把心计用在国家这个大‘家’上,眼睛不要老盯着我这个小‘家’,要把钱节约下来,先用于国家经济建设。”
1956年春,管理部门对房屋进行检查后,根据房屋的破损情况,又一次提出要油漆门窗和廊柱,并送来维修计划。彭德怀听了工作人员的汇报后,把脸一沉说:“又修什么!这不是蛮好的嘛。更不要油漆!房子是住人的,也不是图好看!你们就是不考虑工人、农民住的怎样,也不考虑国家的困难!”工作人员将彭德怀的意见转告修缮队,他们解释说,彭总的心情他们知道,但油漆门窗廊柱不是为了图好看,主要是为了防腐蚀,延长房屋使用年限,这完全符合彭德怀要求的精神,并要工作人员再次向彭德怀请不。
这天晚上,彭德怀坐在走廊里的藤椅上休息,机要秘书孟云增上前报告说:“彭总,修缮队的同志又检查了一下房子,认为确实该油漆一下了!”彭不高兴地说:“看,你又来了,不是讲过不修了吗?”孟指着就近的一根廊柱的底部说:“你看,这根柱子因为油漆剥落。木头已经腐朽了,如果现在不修,以后还得换柱子哪,花钱就更多了,岂不是因小失大?”彭德怀没有吭声,站起来围着柱子转了几圈,仔细地观察了一番。还不时地动手敲敲,觉得说的有道理,才勉强同意了:
“你们这些人哪,理由就是多……”
就要告别中南海了,彭德怀在屋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这时他仍然没有忘记毛泽东……
突然,他对着院里正在浇花的景希珍大声喊道:“景参谋,你来一下。”景参谋急忙跑过来问:“彭总,您叫我有事?”
彭德怀说:“我给主席写信了,请求去当农民,边学习边劳动。”“主席的批示对我很关心,我们毕竟在一块30多年了,他还是不会忘记我的。不过我想,虽然主席和其他同志并投有让我搬出中南海的意思,可我也不能不考虑,我现在已经投有工作了,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住在这儿给主席、总理他们添麻烦。你去和管理科说一下,我也给尚昆同志写封信,让他们给我在外面找个地方住,也好安下心来读书啊!”景希珍偷偷地抹着泪,立即去了管理科。他为这位老人博大而坦荡的胸怀感叹不已!
彭德怀又提笔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搬出中南海,工作人员从简,专车换掉,一切待遇该怎么降就怎么降,决无怨言……三天后,管理科通知,房子己找好,位于北海。
院子十分宽敞,院中有座楼房,靠近北海,风景怡人。彭德怀先是点点头,继而摇摇头,对管理科的同志说:“谢谢你们,给我找了这么好的地方。可是我今后的任务是学习,不能老观赏风光嘛!况且我学习是在中央党校,距离太远了,车接车送多不方便。我看,还是拜托你们在西苑附近随便什么地方找处房子就行了!”
两天过后,管理科通知说:在西苑的房子找好了,它位于中央党校东南,叫吴家花园。彭德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