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不能把这个“反党”的罪名和自己心目中那个刚正无私的彭老总联系起来。
彭德怀事先不知道会议是如何安排的,便很坦率地主动做了检讨,同时表态,愿意诚恳地接受大家的批判,肃清自己在军队各方面的“错误影响”。然而,会议在分组揭发批判中,很多人不发言,或者发言了也很少涉及彭德怀问题,只限于“浅表性”表态,拥护党中央决定,要反右。他们无法使自己相信,人们素来敬重的彭德怀元帅、黄克诚大将会突然变成反党分子?尽管彭德怀的意见书某些言辞有不尽妥当之处,但反映的问题是符合事实的,用意也是好的。
8月20日,柯庆施、陈伯达分别给毛泽东、刘少奇打电话,说“会议开得糟透了”、“彭德怀表面做检讨,暗地里在煽动军队向党进攻”、“他根本不服庐山的气,妄图借他在军队中的地位翻庐山的案”。康生还跑到毛泽东的书房,请求毛泽东亲自出面扭转局势,要将军委扩大会议再延长,再扩大。
当晚,毛泽东召集刘少奇、周恩来、林彪等商量会议进程。决定将会议延长到9月12日,人数由原来的140人增加到1061人,另增50名有关人员列席会议。于是,军委发出了紧急通知:大军区干部除留一名值班外,全部参加;野战军军长、政委及每师来一名正职干部参加;各军、兵种正副职干部都参加,司、政、后也要各来一名干部参加;总参各部、局来一名正职干部参加;军委办公厅处长以上干部全部参加。最后,实际到会人员达1070人。
8月22日,经过再次扩大的军委扩大会议开幕。会场除怀仁堂外,增设紫光阁礼堂作为分会场。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均未出席会议。彭德怀和黄克诚被安排在怀仁堂,张闻天和周小舟被安排在紫光阁。
会议以每个大军区、军兵种和总部划定。接替彭德怀国防部长职务的林彪主持这次军委扩大会议,一次又一次把会场上的斗争引向白热化。
总参谋部和军委办公厅是一个小组,被当做批彭、黄的重点。小组组长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成员有:副总长和各部、局长;军委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处长,大会特意派人到这个小组三番五次地督战,要大家从日常与彭、黄的接触中发现问题,深挖猛揭,从原则高度上批判彭、黄的错误言行,与其划清界限。可是,这个小组两三天都没人发言。这时主持会议的万毅笑了笑:“既然大会一再要我们揭发批判,我们倒不如认真把彭德怀的‘意见书’学习学习、讨论讨论,看看他的意见有没有错误,存在不存在‘右派’、‘反党’问题。党的政策是有错必纠,知错就改嘛!希望大家实事求是,有什么说什么。”
万毅的这番“诱导”,一下子把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彭德怀的“意见书”是有理有据的。其中有两件事给大家的印象尤为深刻:一次,军委办公厅组织机关人员到天津农村参观水稻“卫星田”。刚下到田里乍一看,稻子果然长势喜人,稻子上还坐着一个小孩,惹得大家赞叹不已。有的问:“这1亩地估计能打多少斤?”介绍人很自豪地说:“少说1万斤!”“成本怎样核算?”“成本……”介绍人脸红了,无言以对,看来是毫无思想准备。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这是18亩地的稻子移到1亩地里,小孩屁股底下坐着一个太阳灯!如此弄虚作假,使大家不再相信报纸上的浮夸宣传。
还有一次,大家到河北安国县参观人民公社的军事化编制和“共产主义”食堂,大家吃惊地看到,站在他们面前的是被急促的钟声和尖厉的哨音赶来的“老将班”、“铁姑娘队”和光脚露腚的“儿童团”。不到10分钟的受阅,就有几位瘦弱老人突然昏倒,有的妇女身下失禁,一些孩子哇哇地哭叫起来。这下算是丢尽了当地干部的面子。在路过一所破草屋时,一幕凄惨的景象使大家目瞪口呆:一位因偷吃了食堂一把红薯干的社员被关在里面,正大把大把地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