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
2007-09-20 12:55:29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安玉英 孟红 |
浏览次数: |
|
|
|
|
,对,一定要去,等着看你的新戏。”
老舍创作的话剧《龙须沟》,反映了北京南郊一个贫民区的变化,是对旧社会的控诉和对新社会的歌颂。《龙须沟》剧本写出之后,正准备上演时,有人有顾虑,认为一是当时演外国戏比较时髦,演《龙须沟》怕不合人们兴趣;二是正值抗美援朝,演《龙须沟》怕脱离现实。周恩来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龙须沟》很有现实意义,对确立新政权的威望大有好处。不出周恩来所料,《龙须沟》上演之后,大受观众欢迎,一时间风靡全国。老舍也因此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周恩来不仅自己很喜欢《龙须沟》这部戏,而且还向毛泽东推荐了这部优秀作品。1951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一同观看了《龙须沟》的演出。
在新中国清新温暖的氛围中,老舍灵感如潮,佳作频出,他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周恩来始终给予了他热情的关注。他鼓励老舍多写自己熟悉的事物,从创作计划到创作内容都给予具体指导。每当老舍的一部新剧上演,周恩来总会在百忙中抽空去观赏,而且从剧本到演出,都会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
老舍不断得到周恩来的指导,在创作他不很熟悉的政治题材作品时,尤其如此。老舍在创作《春华秋实》这部剧本时,由于对所描述的社会阶层不熟悉,感觉写作难度很大,无法轻松自如地把握。为此,周恩来就帮助他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两人经常讨论至深夜。
《春华秋实》反映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的两重性。周恩来向老舍详尽地解释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指出不能因为强调对资本家的斗争和限制的一面,而忽略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经过斗争还有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他还提醒老舍,切不可把这出戏变成政治宣传。他希望老舍放手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作,用自己所擅长的幽默语言把戏写出来。他说,群众需要的是一出有血有肉的戏,一部真正的艺术品。
周恩来还经常提醒和鼓励老舍制订新的写作计划。常常可以听到老舍对剧院的同志这样说:“总理又给我出新题目了。”往往这就又将引出一部新话剧来。可以说,老舍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渗透着周恩来的心血。
在老舍的后期剧作中,周恩来最推崇《茶馆》。他特别赞赏第一幕,认为情节动人,表演精彩,艺术感染力强。他说,应该让年轻一代人看看《茶馆》,让他们知道在旧中国世道的黑暗。他认为,年轻人都应该对旧社会有形象的了解,光靠讲道理是不够的。几年以后,周恩来又看了一次《茶馆》。散场后,他把老舍和演员请到一起,重提教育青年人的问题。他说,这部戏应该给青年人一个启示:要他们想一想,到底什么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谁是历史的主人公。虽然剧本后来作了修改,增加了学生运动的场面,但周恩来觉得还不够理想。他说,从近代历史上选择什么事件作为典型搬上舞台,还值得好好研究,并特别希望老舍仔细推敲斟酌一下。可惜,后来他们两人谁也没有顾得上这件事。
周恩来不但对老舍的内心世界十分了解,就连他的个性特点也非常清楚。
有一次,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召开文化工作座谈会。会上,老舍谈到自己想去新疆石河子军垦农场住些日子,体验生活。周恩来出于对他身体的关心,马上插话说:“你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边疆地区条件又比较艰苦,怕不适应。也不一定跑那么远去体验生活,可以选近一点儿的地方,也可以不蹲下来,走马观花也是一种方式。”话说出口,周恩来立即感觉自己打断了老舍的话,马上表示歉意:“噢,我打断了你的发言,对不起,请接着谈。”老舍看了周恩来一眼,提高了声音,笑着说:“话都给你说完了,我还说什么!”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周恩来与老舍之间总是坦诚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