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兄妹深情回忆 侄儿侄女眼中的周恩来夫妇 |
2007-08-31 14:39:09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秦九凤 整理 |
浏览次数: |
|
|
|
|
模范,尤其是作为周家亲属,更应该像他们那样处处谦虚谨慎,这是七伯一贯严于律己的作风,也表现了二位老人的坚强党性和处处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尚品德。
七妈寄来的包裹
就在我去西花厅的1961年那年9月间,我的衣物在一夜之间被梁上君子盗窃一空。当年一个人一年的棉布供应只有三尺一寸,寒冬将至,我怎么过这么一个又冷又饿的冬天呢?我把几乎可能想到的办法都想过了,可能提供资助的亲友也都掂量过了,希望都是空的。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写信告诉了七伯、七妈。信中我只是告诉他们我遇上了这么一件事,并没有要求他们给我想办法。谁知国庆节刚过,我就收到了七妈的亲笔来信:“你的衣服等物被窃事,我知道后,心感不安。为添补你目前急用,怕你受凉生病,特从你七伯穿的衣物中,找出一套新的毛衣、毛裤,先寄你御寒救急,另有绒裤一条,棉绸衣裤一套,背心一件,旧棉毛衫三件,旧汗衫二件,衣料八尺,共计12件邮寄去。衣服中有的可能大些,你可改穿,汗衫有的已破旧,想来可助你度过今年冬天了。”
七妈的衣物是用平常的包裹邮寄的,衣服也多是破旧的,但我穿在身上却感到特别的暖和。因为它不仅是衣服,而且还凝聚着两位老人对侄儿的一片爱心。
周保庄的深情回忆
比起哥哥保章来,周保庄显得较为娇小,但当本文整理者与其数次深入交谈后,却发现这位文静、端庄的女性有着十分刚烈的性格和十分好强的天性。她15岁参加工作,先后多次当选为铁道部、省、市、路局、分局的劳模,却因爸爸的历史问题没能入党,42岁时她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工作岗位,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在南京一幢普通居民楼里过着默默无闻的市民生活,以至和她相处多年的邻居也不知道她与开国总理之间还有着一份亲密无间的亲情……
“保庄怎么不给我写信?”
建国前,我就常听父亲谈起我的七伯、七妈,说他们都在共产党那边工作,而且都是共产党的领导人,特别是七伯,还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建国后我才知道七伯周恩来是总理兼外交部长,七妈邓颖超是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当时我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认为他们都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工作又那么忙,这么多年了,是不会记得我这个在基层工作的侄女的,我也就一直没有写信与他们联系。
1956年,我二哥周保常去北京看望七伯、七妈,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在谈及家庭时,七伯、七妈对我们兄妹情况非常熟悉,也非常关心我们的情况,尤其是七伯还问道:“保庄怎么不给我写信?你叫她给我写封信。”我二哥回家后及时把七伯的口信写信告诉了我。接到二哥的信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但因为思想上仍有顾虑,并未及时给七伯、七妈写信。后来七伯、七妈在与我四哥保章通信时又谈到了我为什么不给他们去信的事。我经过再三考虑这才鼓起勇气,提起笔于1957年4月第一次给七伯、七妈写了一封信,信上汇报了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以及对二位长辈的想念之情。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就接到七妈给我的回信,她在信中亲切地说:“虽然多年未见面未通信,但是我对你印象很熟悉,我一直在挂记着你这个在奋斗成长的侄女,希望你好好学习……”接到七妈这封信时,我当时非常激动,真没想到她老人家这么快给我回信,她工作那么忙还惦记着我、关心着我。这封信真是字字吐深情,行行见厚意,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1962年,七妈来信叫我和爱人张中平去北京过春节,因我当时怀孕行动不便,所以未能成行。1963年,我和丈夫中平决定回河北乐亭县中平的老家过春节,打算过完春节返回时去北京看望25年未见面的七伯、七妈。临出发前,我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七伯、七妈。七妈很快来信了,表示欢迎我们去北京,并在信中详细地告诉从火车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