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元帅――陈毅往事 |
2007-12-20 10:54:01 |
来源:文汇报 |
作者:《陈毅传》 陈毅传编写组 |
浏览次数: |
|
|
|
|
而下,打通与第七师的联系;第七师发展皖中,坚持皖南敌后游击战争,积极打通与第二、第五、第六师的联系;第六师坚持苏南,阻止反共军北渡。这样便统一形成了新四军在华中的战略布局。
中共中央书记处于是年3月27日通过:中原局(5月改为华中局)由刘少奇、饶漱石、曾山、陈毅四人组织;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由刘少奇、陈毅、邓子恢、赖传珠、饶漱石五人组织。
新四军创建已三年多,此时从组织上、指挥上完全统一起来。
反投降,反“扫荡”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日军兴奋异常,加紧向华中各根据地“扫荡”,并叫嚣要“完成皖南事变未竟之功”。1941年1月,便将原驻防镇江地区的独立第十二混成旅团(简称第十二旅团)调到苏中沿江和运河沿线,侵占了黄桥等重要市镇,同时又和汉奸汪精卫一起加紧引诱泰州地区的国民党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率部投降。准备李部投降后,立即大举进攻海安、东台、盐城等地,歼灭新四军军部和新四军苏北主力。刘少奇、陈毅认为,要坚持华中抗战,保卫华中抗日根据地,必须坚决打击投降势力,粉碎敌伪“扫荡”。
2月14日,大雪初霁。陈毅和粟裕等在火盆边查阅泰州一带地图,分析着各方动向,讨逆战役的计划逐渐成熟。
2月17日,接获军部急电:李长江已公开投敌,野心很大,海安、东台及兴化均在其阴谋计划之内。刘少奇指出:此贼不除,后患甚多,望集全力迅速解决之。
18日黄昏,部队沿海安到扬州的公路向西出击。第二纵队司令王必成首先率部攻克姜埝,叶飞、陶勇分率第一、第三纵队迂回包围泰州,进展神速。20日晨便突入了李长江总部,李逆翻墙率百余人仓皇逃走,两个支队战场反正。此役共歼李伪军5000余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其中有大宗的黄色炸药。
讨逆的胜利引起了延安和重庆的巨大反响,毛泽东主席2月24日致电在重庆的周恩来,指示通报广为宣传。
讨逆战役胜利后,陈毅判定日军必将疯狂报复,因而下指示、发文件、写文章、作报告,总是强调加紧反“扫荡”的准备。
果不出所料,7月20日,日、伪军分别由东台、兴化、射阳、陈家洋向盐城猛扑。日、伪曾在南京夸称:“要以闪击战打击陈毅将军即今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及其主力。”
日军于7月22日占领盐城。又利用雨后河水暴涨的机会,调来许多特制的装甲汽艇在飞机配合下四处搜寻,陆地上则投入一部分骑兵和大量步兵。陈毅和刘少奇则率轻便机关和敌人“捉迷藏”。军部暂驻的北左庄是在西塘河东岸,四周都是小河沟,像一个小岛,敌人的装甲汽艇一遍又一遍地在周围巡逻,也没有发现这里的秘密。
25日拂晓,军部抵达硕家集与第三师会合,29日陈毅、刘少奇到达陈家集西北之岔头,向第三师交代,现在军部及庞大的后方都拥集于附近一带,遇敌扫荡,必受损失,必须争取时间分散转移。为此要求三师部队在东沟以北行动,以吸引敌人,转移敌人视线。但是,仅仅过了三天,三师指挥部突然发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省主席韩德勤派出六个团以上兵力进攻益林,三师处于日、韩夹击之中,遂放弃益林,主力转移。日军占领益林。军直属队转移到殷家桥时,又发现阜宁城的日军南开,发生了遭遇战,军法处和医院陷入险境。
刘、陈考虑到情况复杂,为了保证在严重情况下指挥不能间断,决定两人分开行动。刘少奇由军参谋长陪同,亲率一个连及直属队转至东北方向活动,以便安稳地指导整个华中工作。陈毅富有游击战争经验,便留下继续处理后方物资等的善后工作。
陈毅深知,一师为了配合盐阜区反扫荡,当日、伪部署进攻盐城时,便发动了攻势作战,围攻和袭击了泰兴、靖江、如皋、南通地区十几个日、伪军据点,正当日军向盐城“扫荡”时,又进一步发动攻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