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前夕刘少奇对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思考 |
2007-12-14 14:23:38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任晓伟 |
浏览次数: |
|
|
|
|
分析来看,《报告》无疑成为刘少奇对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
四
据《刘少奇年谱》提供的资料,从1949年8月刘少奇离开苏联返回北京到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之前,刘少奇没有再强调过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的斗争是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甚至没有再使用过“主要矛盾”或“基本矛盾”的概念,而着力强调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并力图为相对独立的把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作为党的政治任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1949年8月28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国内,只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爆发,我们的任务就一直是经济建设,使中国工业化。”“我们要在相当长时期内和资产阶级合作,所以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只是人民民主专政。” 1951年2月28日,在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刘少奇指出:“经济建设现已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务。” 195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任务》一文中刘少奇写道:“为了使落后的经济和文化提高一步,应该而且可能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在建设时期,除开必要的国防外,一切工作和其他建设均配合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时期刘少奇不再使用“主要矛盾”或“基本矛盾”的概念,表明他客观上认识到《报告》中关于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的理论不足,并且试图去克服这种不足。虽然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允许刘少奇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之间的矛盾作为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无疑刘少奇已经沿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综上考述,《报告》中关于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表述,在建国前后刘少奇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绝不是突兀的,而且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刘少奇从1949年3月底以来在调查和指导城市工作的过程中个人重新反思的结果,也标志着他放弃过去坚持的认识,开始对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新的思考。但必须强调一点,这仅仅是重新认识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开始,有着历史和理论条件的限制,最终没有形成科学的新认识。而且由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产生怀疑而避而不谈,建国前后刘少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家工业化是新中国的中心任务以及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设想也就缺失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以至于“三反”、“五反”运动中,刘少奇又重新接受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随之也放弃了之前反复强调的关于巩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设想。但不可否认,《报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特殊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任晓伟,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