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云的多谋善断:始终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
2007-12-11 09:45:50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曹应旺 |
浏览次数: |
|
|
|
|
题。我们要有这样的战略家。计委就是要管这样的事情,有先有后,有重有轻。哪是重点,哪是轻点;哪些先办,哪些后办,这些问题计委要考虑。”1990年6月,陈云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说道:“过去旧商人中,有一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人,他们是专门考虑战略问题的。”陈云建议中央负责同志“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这是晚年陈云的嘱托之一,也是晚年陈云传授他的主持财经工作的基本经验之一。
陈云主持边区财经工作时,就注重财经战略问题,提出经济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埋头工作,还要用脑子想一想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有大局观。到东北后,正是由于陈云善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才能率先提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思想,才能把剿匪和发动群众看成建立巩固的北满根据地的两个关键因素,才能坚定不移地在全东北贯彻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作出历史性贡献。也正是由于陈云善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才能看出在敌人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时,坚持南满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具有扭转全东北战局的关键意义。同样,陈云主持东北财经工作时,正是由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才根据各个根据地已连成一片、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的状况,适时提出了东北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并适时提出了把财经工作放在不次于军事或仅次于军事的重要位置上。
陈云主持全国财经工作以来,一直重视从战略上着眼考虑财经问题。他提出:“决不应该把眼光放得很小,凌凌乱乱地去办若干无计划的事。”“搞经济工作,一定要多方考虑,统筹兼顾。”“搞工业要有战略眼光。”当时中财委的工作很多,光是电报一天就一大堆,他总是把眼光放在战略问题上,开动脑筋考虑要紧的问题。他说:“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我们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
陈云从战略上着眼考虑财经问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建设与民生、计划与市场等关系上。
陈云在延安时就十分注意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指出:“技术、经济、事务工作有其政治意义,政治工作也会带有技术、经济、事务性。”“单纯的政治工作,是没有的。”到东北后,陈云说:“经济问题只能用经济手段解决,不能靠政治解决,政治只能解决一部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要由经济决定。”他认为只会当政治家而不会当企业家,对党的事业是不利的。建国后,陈云提出“七分经济,三分政治”。他认为,做经济工作的人,对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不够,就很容易产生事务主义;如果不注意扭转,就会变得目光短浅。同时,他也反对离开经济这个基础去搞空头政治,指出:“倒过来,‘三分经济,七分政治’,行不行?这也是不行的。”“七分经济,三分政治”,既指出了经济是基础,政治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同时量化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上,陈云认为农业是基础,水利、交通、地质是先行,金融、财政是核心。对于农业,他反复强调“无农不稳”、“无粮则乱”。金融、财政部门虽不直接生产财富,却决定着财富的聚散,给社会经济运转、资源配置以重大影响。陈云说:“国家的物力、财力一定要用得恰当。所谓恰当,就是迟用、早用,多用、少用,先用、后用,缓用、急用的问题解决得好。这就需要有全局观念。”
战略是大事,关系全局,但战略一定要从细节中来,还要回到细节中去。陈云是登高望远的战略家,同时是关注细节的管理家。他在贯彻落实战略决策时,总是重视通过一个一个的细节去发挥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人民生活困难问题,陈云提出每人每月供应3斤黄豆和半斤鱼,这是他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