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红旗渠 毛泽东给林县人吃了“定心丸” |
2007-11-30 12:30:05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周燕 |
浏览次数: |
|
|
|
|
己的日记中写到:“‘引漳入林’工程很大,现在正是困难时期,国家也不投资,如果等到形势好转后再修建,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预料。山西方面同意引水,这个机会不可失。错过机会,林县人民可能将永远受缺水之苦。现在修建,困难太多了,最基本的办法是自力更生。”
1960年1月28日,庚子年春节这天,林县县委一班人是在期盼和兴奋中度过的。大年初一,全体县委领导和一些机关干部不约而同地来到杨贵家拜年。大家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引漳入林”工程。2月10日晚,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全县广播誓师大会,《“引漳入林”动员令》通过有线广播迅速传遍林县的每一个角落,大家奔走相告,整个林县沸腾了!
2月11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吃过扁食(饺子)的林县民工便浩浩荡荡地从全县15个公社同时出发了。他们扛着工具,挑着行李,推着小推车,赶着马车,向着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浊漳河汇集。尽管早春的豫北大地寒风凛冽,人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开创幸福的喜悦。一场人定胜天的战斗打响了!
工程开工不久,杨贵便提出建议:把“引漳入林”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叫做“红旗渠”工程。他号召全县人民,排除万难,高举红旗前进!
1965年4月5日,总干渠胜利通水。
1966年4月,3条干渠同时竣工。
1969年7月,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完工。
10载寒暑,10年苦战,在这条总长1525.6公里的红旗渠上,英雄的林县人民兴建了48座水库、364座塘堰;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座;在每条支渠上还建起了数量不等的小水电站和提水站,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在林县全县基本形成。林县人从此告别了缺水的日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4万亩。
从此,红旗渠以其独有的慷慨的赠予和奔腾的激情,在林县挥洒出一片灿烂的天地。尽管天上还是骄阳似火,地上却是一派郁郁葱葱的喜人景色;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林荫公路;那从群峰之间穿山越涧而来的滔滔渠水,转瞬间化成了巨大的电能,又穿山破雾,奔向太行山深处;小煤炭、小化肥、小水泥、小水电、小机械等“五小”工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起来。
如今红旗渠宛如一座绵延起伏的“水长城”,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