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林州市任村镇西坡村,西坡村是一二九师磁武涉林战役和林南战役的指挥部所在地,政委邓小平和参谋长李达均在此指挥战斗。村旁是静静流淌的红旗渠渠水,两种精神一种品质,西坡村有力的证明了红旗渠精神与抗战精神一脉相承。
林县(今林州)位于河南省西北边陲,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处,曾有“鸡鸣听三省”之说。境内林虑山南北纵横贯穿林县全境,这里山高峰险,岩谷密布,沟壑林立,素称太行山门户。在抗日战争时期林县作为华北抗日敌后战场的根据地,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工程。
现如今我们不管是踏寻抗战革命遗迹,还是游览红旗渠工程我们会发现这两者是互相交融的。红旗渠流经的许多地方也恰好是当年林县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抗战遗迹依旧尚存,红旗渠也在默默滋润着这片红色革命圣土。
抗战年代条件极其艰苦,林县人民积极支援抗战,在同侵略者和艰苦的自然条件斗争中磨炼出了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在抗战时期许多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都在这里领导过林县群众抗战,他们与当地群众融为一体,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血肉相连。良好的干部风范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也为日后修建红旗渠这个伟大工程奠定了精神基础和群众基础。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当家做主。可是由于太行山的特殊地理环境,林县自古以来就严重缺水,常常是“十年九旱”、庄稼颗粒无收。缺水情况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林县人民身上,制约着林县的经济发展。因为绝大部分耕地主要是靠天生产,大旱绝收,小旱薄收,广大群众依旧没有摆脱糠菜半年粮和缺衣少穿的贫困境况。
经过战争的洗礼,林县人民再也不愿意苦熬下去了,林县人民继续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自然困难发出了挑战,提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口号。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正值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条件极端困难和艰苦,但林县人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应难而上,义无反顾。这不禁人联想起1942年河南大旱,日军又在林县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施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天灾和人祸都没有让林县人民屈服,在进行多年艰苦的抗战后终于击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又延续到了修建红旗渠建设工程当中,修渠的几万大军大多都经历过战争那个艰苦岁月,所以在修建红旗渠中总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国家拿不出资金支持,林县人民没有等待,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水泥自己制,没有炸药自己烧,自干中学技术。住工棚、窑洞,山崖、石洞。每天只有六两粮,困难时期就得挖野菜,捞河草来充饥。林县人民还苦中作乐,风趣的说“蓝天白云做絮被,大土绿草做绒毡,高山为我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十年鏖战,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150多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了12408座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3000华里长的人工天河。
1960年,毛主席多次指示必须大兴水利,给后来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奠定了基础。在建设红旗渠过程中,杨贵和县委一班人,实事求是,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改变林县历史的重大决策,而且“干”字当头,与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决策。战争年代的军民一家亲、领导干部心系百姓的优良传统在修渠当中又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修渠10年,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分钱的修渠款和物资。没有与人民共苦难的精神,抗战不可能取得胜利;没有作风优良的精神传统,红旗渠不可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背景下修建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