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原有条约,在适当时机重新签订。斯大林也承认这是不平等条约,并表示“等毛泽东到莫斯科后再决定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确定的外交政策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承认过去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对毛泽东来说,他自然是想签订新条约。访苏前夕,毛泽东又多次向苏联方面提起条约问题。直到12月16日前,毛泽东可能还不知道斯大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修改条约产生了顾虑。
所以,当毛泽东提起条约时,斯大林很干脆地说,应该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档案记载了斯大林的回答:必须弄清楚,是应当宣布保留现行的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还是现在就对条约作适当的修改。斯大林的态度很明确:“我们内部决定暂不修改该条约的任何条款。”在斯大林看来,雅尔塔协定规定了这个条约最主要的条款,如果改动其中的一款,都会给美国和英国提供法律上的借口,他们就会乘机提出修改有关千岛群岛、库页岛、南萨哈林等地的条款。很明显,斯大林把苏联的既得利益同中苏条约紧紧地捆在一·起了,他不想拿这些地方当赌注。至于涉及中国主权的旅顺和中长路问题,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形式上保留,实际上修改现行条约,哪怕撤走驻扎在旅顺口的苏联军队也行。中国方面在讨论条约时,并没有将美英对雅尔塔协定的立场考虑进去,只想到要签订新条约。俄罗斯档案记录了毛泽东当时的回答:“怎么刘共同事业有利,我们就怎么办。这个问题要慎重考虑。”不过现在已经清楚,“目前不要急于从旅顺口撤军,也不要急于修改条约。”
关于贷款、贸易和建立航空联系问题。新中国刚刚建立,满目疮痍,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建设很难起步,所以,毛泽东希望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柯瓦廖夫说,毛泽东最害怕斯大林拒绝贷款。鉴于此,毛泽东来莫斯科之前,还特意向柯瓦廖夫说明中国经济贫困。有人说,到莫斯科后,毛泽东在他的发言中没有提及苏联在二战中所蒙受的损失,是想回避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向苏联提出经济援助时,苏联的经济状况非常困难。这种推测毫无根据。关于这个问题,俄罗斯档案记载:毛泽东在西柏坡同米高扬会晤时说:得到3亿美元贷款是我们的强烈愿望,我们不知道你们能否向我们提供这笔贷款。接着,毛泽东又告诉米高扬,贷款问题如果能够解决,我们将派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签订相关协定。随后,刘少奇率代表团访问苏联。斯大林在同刘少奇会谈时表示,联共(布)中央同意向中共中央提供总额为3亿美元的贷款。至于如何签订贷款协定,当时提出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联共(布)中央同中共中央签订;一种是由苏联政府同东北人民政府签订,待中央政府成立后再完善手续。可见,贷款问题在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没有什么分歧。所以,当毛泽东提出这个问题时,斯大林爽快地答应:“如果您希望现在签署协定,那么我们表示同意。”毛泽东也痛快地说:“好,就现在签。”中苏两党签订贷款协定,无论是在联共(布)党史上还是中共党史上都属首次,这在中国国内也引起了良好反映。
在谈到贸易问题时,毛泽东希望斯大林帮助解决苏联同新疆之间的贸易问题;因为新疆同中国内地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十分困难,经济形式非常严峻。经过商定,斯大林同意开辟一条经过新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空中航线。
此外,双方还就台湾问题、出版毛泽东选集问题进行了会谈。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海军和空军,所以毛泽东请求人民解放军在攻占台湾时苏联能给予军事援助。斯大林考虑台湾问题涉及到美国,提供援助会不会引起美国干涉。实际上,斯大林婉言谢绝了。会谈快结束时,斯大林表示想得到毛泽东著作的清单。毛泽东说他正在审阅,打算在1950年初完成。斯大林还问毛泽东是否需要一位编辑,毛泽东表示同意。后来,斯大林把帕维金·尤金派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