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纪东的回忆
2007-10-05 01:07:17
来源:文汇报
作者:《难忘的八年》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组。前面小组的成员是秘书,后面小组成员是警卫、司机、炊事员和服务员。医护人员不属于西花厅支部,他们的组织关系在中南海保健处。    

    我去之前,前面党小组的成员多一些。据说,总理办公室人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几个,分为文教、财经、外事、机要等几个组,有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后来,因为毛主席对秘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有的干部,秘书一大堆,秘书多了会误事”。周总理听了这个话以后,从50年代末开始,带头减少自己的秘书。到我去的时候,总理的秘书大部分已经分散到其他单位工作,或被抽去“支工”、“支左”,最后,只剩下孙岳、钱嘉东和张作文三个人了,再加上邓大姐的秘书赵炜。总理办公室人员精简后,1965年,办公室的名称也改成“总理值班室”。我到西花厅一个多月,孙岳同志也“支工”去了。后来,张作文生了病,休息了一段时间,便没再到西花厅上班,也去“支左”。又过了一段时间,去“支左”的赵茂峰因为身体不好,难以坚持“支左”工作,就又回到了西花厅。开始,他主要是养病,后来一面养病,一面担负给总理查找资料等工作。有时遇到钱嘉东还没上班,我又要跟总理出去,值班室没人的时候,就由赵茂峰来替班。赵茂峰和赵炜是夫妻,他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言语不多,为人憨厚,很容易相处。从秘书这个方面来讲,钱嘉东、赵茂峰和我三个人最后把总理他老人家送走,我们一直坚持到1976年11月,把文件清理完毕,总理值班室工作彻底结束,才离开了西花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按照分工,钱嘉东主要负责外事、安全和宣传、港台等方面的工作。我接替张作文的工作,主要负责党、政、军、群等方面。也可以说一个外交,一个内政吧。    

    在时间上,钱嘉东主要是值夜班。吃过晚饭后上班,到第二天上午8时交班。我从早上8时接班,晚饭后交班。不过实际上,我们交班后并不马上离开办公室,一般情况下,钱嘉东交完班,再处理完需要办的事情,就9点多了,回家睡几个小时,下午晚饭前就又回到办公室。总理夜间事情多,白天来的外交方面的文电钱嘉东都要先看一遍。后来总理的作息时间没有规律了,钱嘉东值班的时候,即使能躺一会儿,也是合衣而卧,难得踏实睡一觉。成年累月,天天如此。我吃过晚饭交班后,也不离开,一般要到11点钟吃完夜餐,才回去睡觉。这也是为了及时办理总理在家办公时交代的事情。而且,1975年3月前,我在北京没有家,就住在西花厅,所谓下班,就是从办公室到另一间屋子睡觉而已。    

    总理对秘书的分工非常清楚,也非常严格。只要事情不急,谁负责的事,就交给谁办,谁管的文件,就由谁处理。当然,遇上紧急的事情,不论是哪个秘书的分工,谁值班就由谁办理,办完后我们再互相通气。    

    后面的小组由卫士张树迎、高振普,司机杨金明、服务员高云秀、炊事员桂焕云、姚德林、安振常等人先后组成。后来桂师傅年纪大了,他的徒弟林清也来西花厅工作了一段时间。大姐的司机王炳文和服务员霍爱梅等人,也属于这个小组。张树迎是1951年开始跟随总理的一个老同志,事业心强,工作认真,勤勤恳恳,细心周到,言语不多,反应机敏。杨金明除驾驶技术好以外,还是西花厅最勤快的人,打夜餐、擦窗台……只要有时间,从不间断;高云秀做得一手好针线,总理、大姐的衣服,缝缝补补,飞针走线,大多出于她之手;桂师傅是在我们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大的,身体很胖,给总理、大姐做饭多年,我有几次深更半夜把他从熟睡中叫醒,他也是乐呵呵的。他给我讲起过开国大典前,在中南

|<< << < 1 2 3 4 5 6 7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哨兵王善平忆国庆典礼在天安门为毛主席站岗(图)
·下一篇:周恩来四访印度化误解:带去中国和平与诚意
·纪念馆启动百日安全竞赛活动
·周恩来纪念景区举行冬季消防大练兵(组图)
·周秉德首次在淮安周恩来纪念地作报告(组图)
·管理局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图)
·《风范—周恩来精神情景报告会》首次走进省会南京(组图)
·景区讲解员在井神公司示范演讲(组图)
·周恩来故居开展安全保卫知识测试(组图)
·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打造党性教育移动课堂 努力把周恩来精神传播更广更远
·关于举行周恩来纪念地2016年度文化业务考试的通知
·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工作(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