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到八宝山参加陈毅追悼会 资料图片
陈毅元帅
美国《侨报》援引《共和国元帅:陈毅的非常之路》一书披露的内容称,“文革”时,陈毅和江青等人素有矛盾。陈毅去世后其追悼会历经风波,毛泽东不仅为其修改悼词,而且还亲自参加其追悼会。
周毛修改陈毅悼词
1972年元旦,陈毅曾几度昏迷。
当天夜里,周恩来接到医生的报告,立即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坐车赶往日坛医院,直奔陈毅病房,闭门长谈。
以后几天,陈毅又几度昏迷。
1月6日深夜11时55分,陈毅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
以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为代表的一伙,在陈毅追悼会规格问题上压低标准,对陈毅的悼词也大做手脚。
在那份不足600字、简历就占了一大半的悼词中,他们还塞进了“有功有过”几个字。
周恩来为改掉陈毅悼词中“有功有过”的提法煞费苦心。
他无力抗拒江青一伙定下的调子,只能委屈求全地争取多改一点,改好一点。
他提笔加上了一段话:“陈毅功大于过,特别是皖南事变前后,他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新四军应渡江深入敌后作战以求发展的指示,在巩固和扩大新四军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送审时,他附信强调:“陈毅是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人,我增改的一长句,是党有需要。”
毛泽东不赞成对陈毅作有功有过的评价,在审阅悼词送审稿时,他提笔划掉了这段文字,随即写下批语:“基本可用”,“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
八宝山公墓借兵布置
1972年1月6日下午,八宝山革命公墓官员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参加紧急会议。
会议决定,陈毅追悼会定于1月10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各项准备工作务必于10日上午就绪。
八宝山的官员一下子紧张起来,肩上犹如压了一副千斤重担……
过去中共和国家领导人逝世追悼会都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或市内嘉兴寺举办的。
像陈毅这么高的领导人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还是头一次。
中共中央这么考虑有它的道理,一方面是从规格上和安全保卫上考虑,另一方面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破四旧”,嘉兴寺也未逃脱厄运,受到不少破坏。
散会后,八宝山的官员立即开始筹办。
他们才几十人,在不到四天时间里要完成这么巨大的准备工作,人手显然不够。
治丧委员会看到这情况,打了一个电话,不一会几辆大卡车拉来北京卫戍区警卫一师的一个连队。
军委的人对公墓官员说:“这个连今天就交给你们指挥了。”
公墓官员一听乐了,把打扫礼堂和墓区卫生的任务交给了连队。
墓区的环境卫生搞完了,但空荡荡的礼堂和休息室什么也没有。公墓方面找到北京饭店和市政府,提出要借沙发和软椅。听说是供陈毅追悼会用,对方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八宝山官员马上从部队借来几辆卡车,派上两个班士兵,到北京饭店借来十几个大沙发,又到市政府借来二百把软椅,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各个休息室布置得有模有样了。
上级要求追悼会举行时礼堂内室温要保持在20℃~22℃之间。
那时候礼堂连暖气都没有,只好用土办法解决,先在各个门口挂上棉门帘,挡风寒;然后,军委办公厅让总后勤部送来几个大炉子和几十节烟囱。可是在怎么安炉子才能取得最佳热效应的问题上众说不一,搞得工人们不知听谁的好。
经过一番周折,设备和取暖问题总算解决了。
江青寻厕所借故找茬
治丧当天,一辆红旗车来到礼堂门前停下,从车里走出江青。她一进门就揉搓两手,“这屋里怎么有点冷,温度够吗?”
治丧委工作人员毕恭毕敬回答:“屋里温度都是要求的22℃,周总理刚检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