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连载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陈冠任撰写的《贺子珍》一书。本书在充分挖掘史实,采访许多当事人的基础上,力求真实、客观地记录贺子珍刚柔兼备的英雄人生,摒弃了许多不实的传说,展现了她与毛泽东整整十年共同生活及其传奇的人生经历,读之荡气回肠,令人潸泪下。以下为本书节选。(孙琳)
阅读提示: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20天就送人了。1932年4月,红军再打下龙岩,贺子珍去找那户人家要孩子,寄养的人家找到了,可孩子已不在人世了。1930年,她第二次分娩,生了个男孩,由于早产,没有成活……毛毛是她和毛泽东所生的第三个孩子,从瑞金出发前交给了毛泽覃和贺怡,现在还不知是死是活。现在,这个孩子又只能按老办法送人。
在激战中产子 毛泽东贺子珍的女儿“小凤凰”再次无奈送人
红军西渡赤水后,暂时甩掉了川黔之敌,从1935年2月7日至9日先后到达云南扎西镇。在这里,红军进行了整编。
蒋介石获悉中央红军西进扎西的消息后,急忙又调整战略部署,任命湖南军阀何健为第一路军总司令,刘建绪为前敌总指挥,主要负责“围剿”红二、六军团;而以部分兵力参加对中央红军的“追剿”,任命云南军阀龙云为第二路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兼贵阳绥靖公署主任,专门对付中央红军;以甘肃军阀朱绍良为第三路军总司令,陕军杨虎城为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负责对付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
对第二路军的作战序列,蒋介石又重新作了划分:以嫡系吴奇伟部为第一纵队,周浑元部为第二纵队,滇军李云杰部为第五纵队,川军郭勋祺部为第六纵队,湘军李韫珩部为第七纵队。蒋介石的企图是:将中央红军包围和压迫在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和以西地区,聚而歼之。
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各路敌军纷纷向滇东北杀奔而来。然而,毛泽东闻讯却命令红军神速东返,矛头指向敌军的薄弱部分--黔军王家烈部。
2月11日,红军主力分左中右三个纵队开始东进,准备二渡赤水消灭王家烈的黔军。13日,国民党军事当局公开宣布:13、14日将在扎西地区与红军“剧战”、“可一鼓荡平”朱毛。谁知14日红军已越出“雷池”,抵达古蔺、营山、摩泥、黑尼哨等地。
这时,贺子珍腆着肚子跟随中央纵队,穿行于滇、黔、川三省之间。
这一天,天下着小雨,天灰蒙蒙的,部队在急行军,天上有飞机轰炸,后面有敌人来,枪声很急,在经过一个山包时,贺子珍坚持不住了,说:“我可能快要生了!”
说罢,她脸色难看,呼吸急促,豆粒大的汗滴从额上沁出。
吴吉清马上上来,搀扶着她。吴吉清是毛泽东的警卫员,过湘江后,怀孕的贺子珍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了,毛泽东就让他来到干部休养连照顾她。贺子珍由小吴搀扶着,吃力地走在山路上。
贺子珍捱过了一阵难忍的绞痛,脚步明显放慢了,和休养连已经落下了一段距离。细雨中,她又抬起头来看了看前面,透过雨雾,已经可以看到零零星星的农舍了。刚才,休养连连长侯政说,今天晚上在那里过夜。凭感觉,她估计那个小村离她现在待的地方至少还有六七里路。她希望自己能坚持到那里。
又一阵剧痛翻上来,她用手捂住肚子,轻轻呻吟着,头上脸上又沁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吴吉清赶紧扶住她,让她靠坐在路边的一棵小树旁,焦急地问:“怎么办,要不要去找医生?”
贺子珍吃力地摇摇头:“不,不用……”她咬着牙,努力挤出几个字来。她用手使劲顶在肚子上,脸由于痛苦都有些变形了。
部队不断从他们身边走过去,一个团长远远向她们招呼着:“哦,敌人追兵在后面跟着呢!千万不敢掉队呀!”
刷刷的脚步声过去了,刷刷的脚步声又过来了……使人心急如焚。贺子珍捱过那一阵剜心搅肠的疼痛之后,又被小吴搀扶着,从地上站了起来,蹒跚着朝前走去。
走了几步,小吴见她实在是不行,说道:“贺大姐,你这样不行,我去找侯连长。”
一会儿,贺子珍影影绰绰看见有几个人正从前面返回来,走近了,才看出是休养连连长侯政和指导员李坚真及董必武、邓颖超、李治医生以及同在休养连的钱希钧。他们的身后,跟着一名女战士和一副担架。
“快,上担架!”李医生喊着,女战士和担架员赶忙把贺子珍抬上担架。
天开始暗了下来,医生在前面探着路,钱希钧把一张雨布遮盖在贺子珍的脸上,担架不时地在泥泞的路上打着滑,不断传来贺子珍强忍着的呻吟声。
阵痛越来越频繁,贺子珍终于由呻吟变成了喊叫。
已经走不到那个叫做白沙的小村了。
这时小吴跑过来:“北山腰有一个草棚,草棚的主人不在家。”
医生急切地说:“来不及了,就在路旁的草棚里给接生吧。”几个人七手八脚把贺子珍抬下来,放在火炉旁,用主人的壶烧了开水。李治医生接生,钱希钧在旁做助手,其他男同志都站在草棚外面等。外面,战斗进行很激烈,红军一个营闻枪声赶来接应,与敌军交火。那枪声像爆炒豆似的,一会儿急一会儿疏。逐渐撤下来的人员,一个个,一队队从窝棚边经过,他们甩下了话:“后面的敌人马上就要上来了!”
窝棚外面的男同志,包括董必武,人人都急得一头汗。
突然间,随着一阵轰鸣,一架敌机临空,在窝棚上方飞过,支棱一下翅膀,扔下几颗炸弹在窝棚外百米处爆炸。随着爆炸声的传来,窝棚里传来了婴儿一声嘹亮的哭声。
同志们说:“生了,生了。”
邓颖超进去,然后又出来告诉在门外等候的董必武和侯政,说:“是一个女孩。”
此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的夫人陈慧清也刚刚生下一个女孩,邓颖超说:“邓发的爱人也生了一个女儿,这一对宝贝真是红军长征中飞出来的两只凤凰啊,就叫她双凤吧!”“哇--哇--”微弱的婴啼从空屋里传出来,在斜风细雨中颤抖着。
暮色正在降临,军情十分急迫。贺子珍把目光从婴儿身上抬了起来,看了看钱希钧。她们都没有说话。她们都知道该怎么办。钱希钧脱下了自己的上衣把孩子裹好,贺子珍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了仅有的四块银元,递到了钱希钧手里。钱希钧抱着孩子,走出了屋子。
泪水在贺子珍的脸颊上无言地流着,嘴里不住地喃喃着:“第四个……第四个……”
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20天就送人了。1932年4月,红军再打下龙岩,贺子珍去找那户人家要孩子,寄养的人家找到了,可孩子已不在人世了。1930年,她第二次分娩,生了个男孩,由于早产,没有成活……毛毛是她和毛泽东所生的第三个孩子,从瑞金出发前交给了毛泽覃和贺怡,现在还不知是死是活。现在,这个孩子又只能按老办法送人。
钱希钧回来了,两手空空。贺子珍流着泪,急切地问:“孩子……托付好了?……么样人家?”
“找了半天,只在山腰上找到一户人家,是个苗族老阿婆,看着面善。”钱希钧说着也流下了眼泪。
贺子珍再也忍不住了,伏在钱希钧的肩头上,失声痛哭起来。
钱希钧没有安慰贺子珍。她没法去安慰。她们都清楚,在当前这样严酷的条件下,除了丢掉孩子,她们别无选择。
随即,贺子珍被担架抬着上路了。天已经黑了,看不见一颗星星,脸上能感觉出还在飘着细雨。已经走出了二三十步路,她还伸长了脖子,本能地朝后面那座房子的方向看了看--那里,留下了她与毛泽东的爱情之果。同志们抬着贺子珍上路,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10公里路光景,眼看就要赶上前面的部队,隐隐约约,前面有一个人站在路边张望,旁边有许多荒草,那人是站在一块空地上的。走近一看,才知是毛泽东。
原来,毛泽东也知道贺子珍要生孩子,但不知有没有生下来。此刻,他正在路边等候母子的消息呢!董必武和侯政连忙上去。毛泽东见到董必武和侯政,说:“你们两个都来了。”
董老忙上前对毛泽东说:“我们来向主席请罪了,贺子珍同志生了孩子,孩子留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