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王锦思(各种媒体特约评论员、抗战文化研究会理事)>>正文
南京大屠杀又被谁“屠杀”?
2005-09-06 09:59:22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作者:王锦思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中国曾几何时忽视或无视南京大屠杀,到而今仍然存在的无耻的言行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又一次“屠杀”,这是“自杀”。

  我们长时期没有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宣传,建立有关纪念设施。1949年中共占领南京后,在雨花台修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写着:“国民党政府在雨花台曾经屠杀了30万共产党烈士”。毛泽东亲自为纪念碑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但在毛泽东时代并没有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文革时,有中学生第一次到了南京,向工作人员打听南京大屠杀纪念场所时,冷漠地回答:"那是杀国民党的,你找它干啥?"眼里分明流露出异样的神情。就是这座雨花台,也是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地方,比国民党在这里杀的人要多得多!

  1979年以前大陆的中学历史课本中,也并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 比如1958年版的“中学历史教师手册”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关于1937只有:“日军侵占上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样简单的记述,完全没有提到南京大屠杀。而该书在1927年的大事中,倒有蒋介石屠杀大量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记载。 1975年版的《新编中国史》中的“历史年表”中,关于1937年也只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防御失败”的记载,完全没有南京大屠杀的踪影。

  1979年版的全日制中学历史课本中,南京大屠杀才首次登场,直到1985年中国政府才开始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日本陆军五大主力师团之一的第6师团战斗力排名日本陆军第一,在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首先攻陷南京中华门。他立马扬刀:“解除军纪三天!”,兽军就扑向了南京。第6师团最后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上精锐丧尽。

  战后初期,国民党对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日军战犯谷寿夫公审,一位被强奸的妇女出庭作证,回答法官提问时,旁听席上传来一阵色笑。谷寿夫被枪决。2000年1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介绍,一中国女孩说,“我才不怕被日本士兵强奸呢,那样我还可以享受到被强奸的快感。”无独有偶,九一八网站编辑杨子的一个刚从日本回来的女同事,看到他在做网站,就很惊讶的说:“人家日本人根本不承认你们网站上的东西,你这么起劲有什么用?”有人听到此言,一拍桌子,大声说:“你应该告 诉她,如果当时日本鬼子奸杀的是你,屠杀的是你的孩子,你还会说的出这样的话吗?”

  有的被采访的受害者要求记者给报酬,理由是“每接受一次采访就是挖掘一次内心痛苦,这个要求不过分。”甚至连雨花台烈士纪念公园举办观赏狗展览,城墙上出租日军军服照相。198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十三块纪念碑建立。有的纪念碑周围杂草丛生,垃圾、个体商贩混杂。哭墙没有几个人去哭。纪念馆广场上有人用石子打着玩儿,嬉戏胡闹。2000年,南京大屠杀纪念碑被拆毁、挪走。

  《中国青年报》1987年12月15日报道《不准历史重演》介绍13日在南京大屠杀五十周年纪念日发生在纪念碑旁的事。有人搓麻将,打扑克,恋人耳鬓厮磨。展厅里人们把屠杀中国人的机枪、军刀当作玩具调侃“这枪蛮好”,“这刀漂亮,要自杀这里有刀”,“重机枪小了一点嘛”,并拟音“哒哒哒哒”。他们想必也记住了那段历史,但记住历史并不一定会对历史有深刻认识,也并不一定不会漠然。而南京人也已多种形式表明他们牢记了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酒店住客40%是日本人,人们叫“岗楼”。假扮鬼子闹洞房的闹剧不断上演,才让人想起那段历史。

  1992年岁末,抗战纪实小说《大国之魂》作者邓贤在公共汽车上打听纪念馆位置,引来一阵哄笑:“去那里干什么?那里是纪念日本人的地方,神经病才去那种地方呢。”人们都用很古怪的目光看他。当邓贤来到纪念馆时,发现参观者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他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地方是纪念日本人的。2002年,南京政协委员又提出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改名为“南京国际和平中心”,这势必严重冲淡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和苦难。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王锦思致信100多个国家领导呼吁前来中国纪念抗战并题词
·下一篇:抗战记忆需要避免两种误区
·中国流失文物第一国宝是什么?(组图)
·韩国为何有些庆幸甲午战争?
·韩国国名的由来
·汤一介会长题词鼓励我收藏孔子
·建议两会:国家领导人要出席抗战纪念活动
·抗战纪念需有活动,不是只要纪念日
·1955年中国教科书如何描述世界
·一个志愿军和韩国军嫂的“恋情”
·安倍有一点值得中国“学习”
·采访海南最后的慰安妇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