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遭受的苦痛不仅仅是战时的日本鬼子,战后伤害他们的有中国人因为政治和世俗的偏见。
有人认为,从衡量汉奸的诸多标准来看,比如接受日本钱财、帮日本做事,那么慰安妇也是汉奸,慰安妇就收受了日军的报酬。显然这种论调是对慰安妇的侮辱,也是认定“汉奸”扩大化的滥觞。有人如是反驳,慰安妇是被强迫的,因此就不是汉奸。这种反驳显得苍白无力,许多被当作汉奸的人即使不是慰安妇也并非都出于自愿。慰安妇过于屈辱和苦难,同情弱者的中国人怎能将汉奸的帽子扣在她们头上?
每到有政治运动的时候,慰安妇们都要像那些地主、富农、反革命等等五类分子那样,受到批判和斗争。“被说成日本侵略者的军妓,明天又说是日本潜伏下的女特务;后来又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先锋”,慰安妇被戴上汉奸的帽子,新建的桥村里人不让走,新盖的房村子人不让进,备受歧视和困苦。连他们的子孙也同样受到歧视,在升学、参军、招工、提干等等社会政治生活所有重要的方面,他们的后代一律受到歧视。
改革开放后,要去控诉日军罪行,讨还公道。有人横加阻止,“你们做了这样的丑事,还有脸到国外去说”。而有的孩子遗憾自己奶奶为何不当慰安妇,好去挣钱。杜撰的街头黄色文学也肆意发挥想象,低俗者们开玩笑甚至也用慰安妇作为由头。许多老人迟迟不愿公开身份,蕴涵着怎样的不堪回首和难言之隐。以上原因导致很少有人敢承认自己是慰安妇,对后代人也很少提及。而有人在谈到慰安妇问题的时候,第一感受是“我们男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人!”,以保护者的男权主义姿态自居,引起其他人士反感。
在最后的时刻,让我们关注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