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出生于东北的蒙古族女性傅莹作为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引起世界瞩目。
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上届是原外交部长李肇星,这次再次选用外交部部级官员,无非是利用其所长,纵横捭阖,镇定自若,有力圆滑地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尤其是棘手的外交问题能做到比其他领域出身的发言人更理想。
在对待西方记者刁难的提问面前,大体回应的措辞是“西方也有人权问题”、“中国人权问题正在飞跃”、“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慷慨激昂,或者义愤填膺,时而骂下西方不是东西,讴歌赞美社会主义就是好。
而对于出身外交的发言人所不太擅长的领域,则有备而来,事先做足功课,准备好预案,正所谓有备无患,实在不行低头看看稿件。实在过于棘手的内政问题则打太极,含糊其辞,用中性词语对答,基本不会发生大错。
自1983年全国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至今,全国人大会议共有7位新闻发言人,均有外事工作经历。此前的6位依次是曾涛、姚广、周觉、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由此可以看出这种选拔套路,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外交辞令字正腔圆。
傅莹的信仰: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主要成就: 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 。中国第一位驻大国女大使 。
傅莹的父亲阿民,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学生,曾官至新中国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在父亲的教导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热爱读书。阅读的爱好,训练了她缜密的逻辑,也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父亲蒙冤入狱,傅莹的读书时光也被打碎了。她16岁上山下乡,来到内蒙古一个生产建设兵团的广播站劳动。回忆起这段岁月,傅莹说:“这是一段很艰苦的经历,但并不都是不愉快的。上山下乡锻炼使我能够吃苦、坚毅,而且做事情能够不计较得失,能够敢于奉献。”三年中,她往返于兵团各处,不辞劳苦地爬电线杆、架银幕,给战友们放映电影,与此同时还坚持自学,完成了高中各科目的学习。1973年,傅莹作为工农兵学员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她的数学得了满分,被同学们戏称为“数学家”。正是这种“数学家”的精神激发她孜孜不倦地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她的专业是英语,第二外语是法语,可是傅莹似乎还嫌不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她又学习了罗马尼亚语。
1992-1993年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工作。中国第一位参加维和的女性。1993-1997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任副处长、一秘、参赞等职,主要负责亚洲多边合作和东盟事务。1997年出任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1998年出任驻菲律宾大使,当时45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也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女大使。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核问题斡旋和六方会谈。2003-2007年3月任驻澳大利亚大使。2007年4月-2010年3月任中国驻英国大使。 在2008年西藏骚乱发生后,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英国受阻,傅莹以中国驻英大使的身份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对示威者试图夺取火炬的“暴力行为”加以谴责,并抨击西方传媒企图把中国“妖魔化”;同时,她还警告“中西间了解的鸿沟愈来愈大”;而中国则更需要“保持耐性”,“等候世界了解”。 傅莹被人看做是在外交领域担当了“铁娘子”。
2009年1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作为中国首位少数民族女副外长,也是继1974年王海容之后中国第二位女性副外长,2013年3月4日,傅莹迎来一个新角色——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自1983年全国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至今,全国人大发言人共有6位,依次是曾涛、姚广、周觉、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观察这些发言人的履历,多有处理外交事务、应对新闻传媒的熟稔经验。
傅莹是个地道的蒙古族人,始终表现出蒙古族人的坚韧与睿智。进入外交部后,傅莹很少有机会回家乡,但不管走到哪里,她都带着蒙古族人的习惯。在一些隆重的场合,常能看到她身穿民族服装,庄重之余,更有一种特别的韵致。2004年,傅莹出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当有媒体问及她的饮食习惯时,她说:“我喜欢喝奶茶,就从国内带来砖茶,周末熬奶茶喝。”除了喜欢奶茶,傅莹还喜欢听蒙古族的长调。在外交场合,她从来不需要为赠送礼物发愁,因为蒙古族歌曲的CD是她的“送礼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