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观看幻灯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日本学生拍手欢呼万岁,声震屋瓦,深深刺痛了鲁迅,他于是愤然离开。在《呐喊·自序》里,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和国民性,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用“砸”文把中国人的劣根性砸个稀里哗啦,也稀巴烂。
据悉目前,在鲁迅当年就读的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当时放映的那组幻灯片已经找到,奇怪的是,却失落了鲁迅所描述的那一张。尽管有日本学者考证鲁迅所说的那张幻灯片根本不存在,甚至被当做“第一大神话”。但是,鲁迅并不会撒谎。许多学者考证出当时鲁迅看到过的幻灯片的图片就是反映日俄战争期间在现今辽宁开原拍摄的图片。
笔者王锦思收藏了这组系列图片共有18张,整装成册,没有具体名称,均反映日军在东北屠杀中国人的场面,还有囚犯生存状况等。封面上用毛笔写有“八幡市东铁町”地址的字样,还有用毛笔写下的“波多野幸”字样,据分析可能是这本系列图片册的最初收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