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上午,原中央苏区县南雄市举行八路军三五九旅、东纵、珠纵革命后代考察调研座谈会,市委副书记林军出席并讲话,市老促会会长涂运发主持。
会前,革命后代们参加了8月26日南雄市举行的纪念八路军南下支队万里远征到南雄80周年暨沙坑军政会议碑记揭幕仪式,参观了南雄市博物馆,观看了红色宣教片《梅岭盛开自由花》。
会上,林军介绍了南雄革命斗争历史和近年来南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南雄作为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韶关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县,是一块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与八路军、东江纵队、珠江纵队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那段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抛头颅、洒热血,在南雄及周边地区英勇奋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和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红四军乌迳脱险的惊心动魄、水口战役的烽火硝烟、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的英勇壮烈、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卓绝、陈毅元帅《梅岭三章》的豪情壮志……他们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深深植根于南雄的红色沃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动力。近年来,南雄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老区振兴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挖资源禀赋,以红色基因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自觉,系统梳理与活化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持续擦亮南雄红色文化品牌。充分把握苏区政策机遇,深入实施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将红色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助推南雄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历史研究,拓展教育形式,推动红色精神深入人心。持续开展红色历史挖掘与整理工作,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推出更多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红色作品。创新开展“苏区南雄红讲堂”等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推动红色故事口耳相传、革命精神赓续传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三是强化保护修复,推进建设利用,实现红色资源永续传承。高度重视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积极筹措资金1.6亿元,重点推进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红军长征(南雄段)文化公园、水口战役纪念公园等革命旧址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修复与建设,全面提升红色资源的保存状况与展陈水平,让革命历史可视可感、深入人心、代代铭记。
林军希望革命后代能在南雄多走走、多看看,亲身感受这片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如今发生的巨大变化;能为南雄深情讲述先辈们更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和生动细节,帮助南雄进一步丰富历史档案,深化历史研究;能对南雄的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南雄把这方红色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
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南下支队司令员、开国上将、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之孙女、八路军研究会副会长王京京,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之子、广东省东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曾凯平,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肖道生之子肖洣海,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参谋长周伯明之子周小勇先后发言。他们共同回顾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在南雄战斗的光辉历史,表示,80年前的今天,他们的父辈分别率领(或参加)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由于形势突变的原因未能在南雄实现会师共同战斗,80年后的今天,先辈们的后代广泛联谊,如愿以偿地在苏区南雄会师了,可喜可贺。南雄红色历史丰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发掘、利用和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南雄继续打好“苏区牌”,走好“红色路”,传承好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传人”,努力“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同时希望,早日把沙坑军政会议旧址恢复起来,还历史原貌,使之真正成为南雄又一红色教育基地。
涂运发表示,南雄是八路军唯一到过广东的地区,这是南雄弥足珍贵的重大历史事件。市老促会一定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力争明年修复好沙坑军政会议旧址。
市老促会向革命后代赠送了《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苏区南雄红色人物》、《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等红色书籍。八路军研究会向市老促会赠送了《大抗战知识问答》、《三五九旅的第二次长征——南下、北返、中原突围》等书籍。
革命后代纷纷题词,盛赞红色南雄。王京京题词:沙坑军政会议,永载光辉史册;肖洣海题词:南雄老区,三五九旅战斗过的地方,我们热爱这片热土;周小勇题词:南雄是革命老区,养育了华南抗日纵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感谢南雄人民对革命巨大贡献。
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文广旅体局、市老促会、市史志办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