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像。新华社发
雷锋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全军挂像英模。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他7岁时成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下来。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解放了,雷锋从此翻了身。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他参加儿童团,进小学读书,并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后来,他到鞍钢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雷锋说:“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他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他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
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用来帮助受灾群众和家庭困难的战友,并常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为群众做好事。他曾担任校外辅导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出差时,他一上火车就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群众称赞道:“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年仅22岁。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他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时至今日,雷锋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长。
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班长,五好战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锋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他先后在乡、县当过通讯员,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过推土机手,并多次获嘉奖。参军后,雷锋勤学苦练基本功,各项科目成绩都是优良。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时积存的200元钱无私奉献给抚顺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人民;用自己的津贴费给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主动帮助外出老人;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校外辅导员……雷锋始终“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对自己他一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生活上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认为“每一分钱、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1962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准授予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月2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决定,追认雷锋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铺导员。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也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从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