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编著,经中宣部新闻出版局重大选题报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审读的《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一书,终于在纪念红四军乌迳脱险95周年之际,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了。这是南雄红色历史研究取得的又一个重大成果。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和“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要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中共南雄市委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全市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精品,提高苏区南雄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历史地位,加快南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南雄红色旅游,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努力争当广东省原中央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于2020年4月面向全国启动红四军乌迳脱险91周年纪念大会征文。自征文启动以来,受到全国各地党史、军史、老区史、苏区史学者、研究人员、革命先辈后代、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将纪念红四军乌迳脱险91周年征文50篇论文,经过专家学者讨论评定27篇优秀论文汇编成集出版,毛主席外孙王效芝、朱德元帅外孙刘建为该书作序,陈毅元帅儿女陈昊苏、陈丹淮、陈珊珊为该书出版题词祝贺。
《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乎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值得勒碑刻铭的历史,翻开书的扉页,你可以倾听到历史的回响。
1929年初,为了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大规模“会剿”并解决井冈山根据地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根据红四军前委、红四军军委、中共湘赣边界党委在井冈山宁冈柏露村召开联席会议(史称柏露会议)决定,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及军部特务营、独立营共3600人,离开井冈山地区,向赣南进军,以开辟和扩大新的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第三次“会剿”井冈山总指挥鲁涤平,代总指挥何键得知朱毛红军主力向赣南进军时,便兵分两路,调遣第七师第二十一旅、第十九师的一个旅和驻守赣州的第十五旅合兵追击朱毛红军。当红四军进入江西大余县城时,因大余县城是一个还没有建立共产党组织,没有群众革命斗争基础的地方,当赣敌李文彬旅和刘士毅旅提前逼近大余城,突然袭击红军时,就没有人及时向红军提供情报。同时担负警戒的第二十八团疏忽大意,不做工事,所以当敌人进攻时,仓促投入战斗,一触即溃。由于遭赣敌两个旅的突然偷袭,红四军战斗力受到严重的打击,颓势难挽,为了保存部队有生力量,朱毛只好撤退,仓促之中,朱德、毛泽东都跑散了,幸好红四军前委会原来有规定,如有意外情况,部队到南雄乌迳集合。毛泽东带领被撤出来的部队到达南雄油山后,老百姓一路指路当向导,向上、下杨梅和邓坊、乌迳方向转移。朱德率另一部撤出来的部队经南雄广停坑、上兰田、下兰田到达寨下村宿营。粤军李振球获悉红四军向油山转移,为防止红军与当地游击队取得联系,在广东发展革命根据地,便率一团兵力抢先占领红军必经之地—南雄油山镇坪田坳的大石埂,企图以一条旧沟壕为阵地伏击红军。为了打破敌军堵截,25日凌晨,朱德率部绕过过水坑,占领了一座更高的山头,反将敌人团团包围,居高临下与粤军展开激战,战斗一直打到中午,红军冲破敌人的伏击。
1月24日,毛泽东带领撤出的部队到达南雄乌迳,可是朱德却没有回来,毛泽东着急,又派人去找,直到第二天晚上,毛泽东、朱德两路人马才到达南雄乌迳汇合。中共南雄县委闻讯后,一方面率领游击队与红四军接上头,并与红四军在乌迳黄木岭联合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朱德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号召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参加革命,并送给南雄县委10支五响步枪和几百发子弹,以支持南雄县委建立根据地和壮大游击队。另一方面南雄县委派出侦察小组,由钟蛟蟠带领侦察敌情,侦察小组获悉,粤赣军兵分二路向红四军驻地乌迳逼近,李振球一个团和赣敌刘士毅一个旅的兵力从坪田坳一路尾随红四军追踪而至,另一路距离红四军驻地五里地,并且是专程从南雄城赶来的粤军正准备对红四军进行合围。此时经过两天连续行军作战,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正在休息,却不知危险即将到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钟蛟蟠飞奔赶到乌迳,将这一重要情报及时向毛泽东、朱德报告并带路经界址向信丰方向转移。开国中将欧阳毅回忆道:“此时部队刚刚在一个树林子里休息下来,正要张罗晚饭,深夜十二时许,突然接到地方上一个党支部(南雄县委)派人送来的情报,说敌人已经逼上来了,准备在拂晓前消灭我们。部队这时已经不能作战,丧失战斗力,得到这个消息后,朱毛决定连夜转移。并由送信的人带路,部队分多路纵队出发了。为了不使敌人发觉,要求部队不能发出任何声响,人衔枚,马卸鞍。队伍静悄悄地前进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很快脱离了险境。次日早晨,敌人找到了我们昨夜休息的地方,扑了一个空”。《欧阳毅回忆录》中讲道:“事后,毛泽东多次谈到这件事(红四军乌迳脱险),说是一个地方党支部、一个人、一封信救了我们党,救了整个红军。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也说明毛泽东对在危难时节的帮助看得很重。”
此次重大事件朱德元帅更是记忆犹新,在《朱德传》中回忆道:“到了乌迳,天也黑了,都很疲惫了,就讲讲话,开开会,就在平坝子露营了,可是敌人却来了,正在晚上九点,我们丝毫不晓得,还以为敌人也十分疲乏,休息整理,准备进攻,就在这时,这里的地方党支部派出的侦探把这消息带来了,我们即刻惊起出发,连号都没吹。因为是冬天露营,所以说走就走。要不然,这一次红军的命运那就极端危险的了,如果没有地方党支部,那一下就会被敌人搞垮了。”
一个情报救“朱毛红军”,这是中共南雄县委、南雄苏区人民对我们党、对红军、对中国革命作出的一次重大历史性贡献,这一重大事件对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