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国内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中交天和成功下线!用以贯通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图)
作者:蒋巍、张凤华
浏览次数:
2025-03-27 13:16:2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2025年3月26日,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中交天和常熟制造中心成功下线。(中红网红色图库)

    中红网江苏常熟2025年3月26日电(蒋巍、张凤华)3月26日,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中交天和常熟制造中心成功下线,将肩负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施工重任,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大海古称沧渊,有“龙起于渊”的典故。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左线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线路全长39.07公里,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沧渊号”是继中交天和自主研制刀盘直径16.07米“运河号”超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应用后,自主研制成功的又一超大直径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从过去长江隧道由清一色“洋盾构”掘进施工,到中交天和自主研制国产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天和号”破局,到国产盾构机与“洋盾构”同场竞技,再到如今的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彰显我国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和应用实现新跨越。

    海太长江隧道最大埋深超过75米,最高水压超过7.5巴。始发后,“沧渊号”需穿越多种复杂地质带,特别在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沉降需控制在毫米级,掘进难度极大,且江中地质勘探覆盖区域有限,未知区域多,犹如“摸着石头过河”。近17米的开挖直径意味着刀盘所需扭矩大,主驱动轴承负载大;穿越黏土地层,盾构机易结泥饼;高水压对主驱动密封、盾尾密封等部件承压能力要求极高,在保持高性能负载前提下,如何确保盾构机在长江底连续长距离掘进是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对此,中交天和研发团队为“沧渊号”搭载三大利器:一是“数字大脑”构建智能掘进生态。搭载智能掘进系统,实现一键启动、自主巡航掘进、姿态自主控制、泥水环流智能控制、同步注浆自动控制及自动注油注脂,实现掘进全程自主控制;智能诊断与维护系统从感知和诊断异常、应对和自动控制,到维修和教学全覆盖,实现全生命周期护理,有效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能耗实时监测及控制系统推动节能降耗,打造绿色掘进闭环。二是“智刃铁齿”革新高效掘进法则。配置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搭配梯度分布的合金刀具构成“超硬龙齿矩阵”,可实现石英砂含量约百分之65地层单次掘进2000米内不换刀。刀盘百分之43超高开口率,配置高压力、大流量中心冲刷系统及刀盘结泥饼预警系统,搭配伸缩摄像装置,无需人工带压进舱即可观察刀盘作业状况。刀盘中心面板设置12个冲洗口,及时冲洗刀盘刀具,有效降低刀盘结泥饼风险。三是“智慧心脏”主动防护安全升级。全球首套具备主动防护功能的智慧心脏,实现掘进可视、可达、可控,即:配置监测系统,连续监控主驱动运行,感知刀盘整体受力,有效避免刀盘异常导致主轴承过载。主驱动端面密封设计保证长距离掘进安全性,具备驱动密封更换和主动伸缩功能,有效应对换刀作业、刀盘脱困等情况。还配置管片连接构件智能拼装及掘进同步拼装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拼装与掘进作业同步,生产效率提高百分之50;集成管片上浮、盾尾间隙及管片变形监测预警系统,精准消除可能出现的误差;配备绿色换管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保证掘进安全环保和隧道成形质量。

    中交天和总工程师杨辉表示,“十隧九漏”至今依然是隧道工程建设,特别是水下隧道工程建设的世界性难题。我们结合多年水下和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掘进经验,率先解“十隧九漏”、毫米级精度控制的世界难题,创下所建超140万平方米隧道内壁滴水不漏、管片上浮量和错边量分别控制在8毫米和3毫米内、地面沉降控制在3毫米内的行业新高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胡如庄、向日葵、贺文和: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抗战精神——双峰县卫健局老干支部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组图)
·下一篇:聂寒露:吕玉兰同志逝世32周年:缅怀与传承
·特稿: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盾构机!中国装备助力印尼雅万高铁建设(组图)
·特稿: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机——“聚力一号”下线(组图)
·特稿:江苏常熟:国产自主研制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长城号”下线 (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磨刀村的“红军树”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重温毛泽东《纪念
遵义会议:从历史事件到历史标志
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央苏区无线电事业发展
让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绽放时代光彩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湖北省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召开
赞侗族文化出圈(组图)
崔士忠:以“人民经济”与“幸福航母”推动
常魁星、聂琼:清明祭扫英烈 赓续红色基因(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