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重温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珍
浏览次数:
2025-03-27 20:01:3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悼念白求恩写的文章,最早在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发表,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改为《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献高度评价了白求恩身体力行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成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的精神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同时也是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他不幸以身殉职后,大家深感悲痛,党中央组织了一系列追悼、纪念活动。毛泽东认为,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首先要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的精神。他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广大被压迫民族的团结和联合,是推翻剥削压迫、争得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联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突出。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广大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息息相关。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世界各国人民也为中国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援助和道义支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要求全党摒弃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投身到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中去。

  白求恩是一位秉持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帮助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国际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前线,竭尽全力救死扶伤,最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精神,更是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觉。聂荣臻回忆说,白求恩青年时当过木匠,以后学医,开过私人诊所,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对社会制度问题有了很深的思考。这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经过曲折的道路,他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基础,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树立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精神和形象。这种精神和形象,对于无产阶级砸碎旧世界的锁链、取得最终胜利,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他对中国共产党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要求。毛泽东用两个“极端”来说明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两个“极端”,也得到了根据地军民的一致认同:“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在人类思想史上,不乏“利他”的认识和实践。但从价值观角度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还是损人利己,体现着不同的立场,是剥削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道德分水岭。剥削阶级从根本上讲,是奉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信条的。与此相反,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人的无私是真正的、彻底的。白求恩来到中国后,曾经请求党组织,不要把自己看成是瓷器摆设,而要把他“当一挺机关枪使用”,哪里枪响他就往哪里冲;当组织上要给他每月发100元薪金时,他坚决不接受,说:“我没有钱,也不需要钱。”这种无私无畏的作风,充分体现了“他人第一”的原则,被毛泽东赞扬为“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在充分肯定白求恩的榜样作用的同时,毛泽东尖锐批评了当时党的队伍中的各种不良作风,指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他认为,这种人其实算不得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这种对照,对广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升思想境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警醒、推动作用。

  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还体现在职业追求方面。毛泽东指出:“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立足服务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平凡岗位,掌握好、运用好先进技术,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事业观,是共产党人把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内在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白求恩也树立起了将职业、专业、战斗融为一体的典范。在边区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日夜操劳,在以惊人的毅力和效率抢救伤患的同时,还想办法办卫生学校、写教材、培训医护人员,帮助提升八路军的整体医疗水平。他说,一定要学习好技术,“医药和外科上的好技术可以更快地医好病人,少有些痛苦,少有些不安,少有些死亡,少有些疾病,少有些残废。这一切事情都是我们的任务”。共产主义者要善于学习,使技术进步为我所用,造福世界人民:“技术掌握在日本金融资本的独裁者手里,结果使日本成为全世界的公敌。技术掌握在中国劳动人民的手里,一定会使中国成为一个促进世界和平的强国。”

  可见,白求恩对医疗专业的精益求精,其深层动因是热爱,更是责任和使命,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解放事业的执着。没有这样一个前提,就很难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毛泽东指出,白求恩的精益求精精神,“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纪念白求恩,阐释白求恩的精神,目的在于教育、激励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更好学习白求恩,像他一样对待信仰、对待同志、对待工作。在文献最后,毛泽东向每一位党员发出号召。他写道,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但我们都应该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努力“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些表述,是对白求恩精神最好的概括和升华。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邓萍:遵义烽火中的不朽英魂
·下一篇:无
·保定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电影《花乡姑娘》首映式暨微短剧《又见白求恩》筹拍启
·保定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参加“抗战英雄林”植树活动并重走“白求恩小道”纪念白
·白求恩初见聂荣臻:“我的战斗岗位在哪里”
·中红网-阎玉凯:“历史不能忘却,英雄不曾远去”——纪念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
·中红网:保定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成立(组图)
·中红网-杜丽荣、陈步峰: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伟人经典——“纪念白求恩逝世暨毛泽
·白求恩:“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
·华枫艺协在大温哥华地区举办白求恩之歌展播赏析活动(组图)
·永远的怀念——白求恩同志逝世85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组图)
·著名作家忽培元抵哈 向哈市图书馆捐赠《纪念白求恩·格雷文赫斯特抒怀》等4部代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重温毛泽东《纪念
遵义会议:从历史事件到历史标志
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央苏区无线电事业发展
让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绽放时代光彩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湖北省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召开
赞侗族文化出圈(组图)
崔士忠:以“人民经济”与“幸福航母”推动
常魁星、聂琼:清明祭扫英烈 赓续红色基因(
特稿:清明祭扫英烈 赓续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