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白求恩:“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12月20日
作者:芦子龙 张鹏
浏览次数:
2024-12-20 13:27:4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9年12月,延安各界代表齐聚在中央大礼堂。会场里沉静而肃穆,正中央位置高悬着一幅黑白画像,画像里正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此时会场传来悲壮激昂的旋律,这首《白求恩纪念歌》是延安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和词作者朱子奇,在听闻白求恩逝世的消息后共同创作的悼念曲。一个月前,深入晋察冀前线救治伤员的白求恩因挽救一名战士的生命不幸牺牲。为了纪念他,党中央举行隆重悼念仪式,毛泽东在12月21日发表《学习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后来,在编入《毛泽东选集》时,文章经过毛泽东本人修改并改名为《纪念白求恩》,与《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并称“老三篇”。自此,白求恩的名字家喻户晓、白求恩的精神代代相传。

    笃定信仰,就坚定走下去。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基督教家庭,他和祖父一样走上了医学道路,30多岁便已成为北美著名胸外科医生。他拥有医学界众多的头衔,完全可以过上体面而富足的生活。但是,当他看透资本主义制度丑恶本质的时候,他宁肯走出豪华的公寓,到工人的生活区里,接受“同志”的称号。在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探寻中,白求恩更加深入社会实践,寻找人生的目标和价值。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共产党,感到是找到了生命的归属感。他对妻子弗朗西斯说:“我现在的人生轨迹看似有些离经叛道,但只要我认定它,就会坚定地走下去。”他从斯诺的《西行漫记》、史沫特莱的《红军在长征》等书籍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英勇事迹,加之他的苏联考察之行,让他坚定了“一定要到中国去,一定要到延安去”的信念。1937年白求恩在申请前往中国时专门向加拿大共产党组织表示:“我只有一个条件,如果我回不来了,你们要让世人知道诺尔曼·白求恩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牺牲的。”白求恩对于信仰、对于信念的追求铸就了他不同寻常的一生。

    不愿做一个特殊的人。党中央、毛泽东对白求恩在前线的生活十分关心,在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大夫一百元。”白求恩在接到转来的电报后,十分感动,却谢绝每月百元津贴。他还对动员他收下这笔钱的聂荣臻说:“普通战士每月一元钱,我不过是卫生顾问,也应该减到一般战士每月所得的一元钱。”“我从延安来,我知道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津贴都很少,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我愿过中国革命队伍普通一兵的生活。我是来支援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我不应该有任何特殊,我要穿好、吃好就在加拿大不来了。”在白求恩的坚持下,这笔钱最终成为伤员的特别费,这样的解决方案白求恩很是高兴。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没有钱,也不需要钱,可是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这些人中间,和他们一起工作。对于他们,共产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说一套或想一套。他们的共产主义是又简单,又深刻,像膝关节颤动一样的反射动作,像肺呼吸一样用不着思索,像心脏跳动一样完全出于自动。

    热忱负责,精益求精。白求恩始终认为,一个医生的责任,就是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减少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对那些因伤残而不能重返前线的伤员,也要设法使他们残而不废,尽量有参加一定劳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他要求医务人员把伤员当作自己的亲人,看作是自己的兄弟、父亲,倍加关怀爱护,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叫他们受痛苦。在救治一个10处穿孔、严重腹腔积液的伤员时,白求恩被深深震撼:多么英勇的同志呀!简直不可想象,他竟然坚持了那么激烈的战斗,而且取得了胜利。这就是我们的同志,他生命的力量,绝不是医学科学所能解释的。白求恩把自己当成一挺机关枪使用,只要有战斗,他决不停歇。在工作中,他严谨细致、极端负责。在他看来,工作中的混乱是不可原谅的,马虎大意是不能接受的,相互推诿是不能容忍的,对待伤病员的任何怠慢和不负责任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他的话让很多身边的同志铭记一辈子。

    永远的同志。白求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里,毛泽东亲自任命他为八路军的卫生顾问,他感到这个称号比什么都崇高。他感激毛泽东对他的信任。“一个掌握了技术的人也不一定称得起八路军的军医,我们的军医还得具备一个重要条件,成为马克思说过的那种人民的公仆。”这是白求恩对红色军医的定位,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真正这样践行的。弥留之际,他在给聂荣臻的信中写道:告诉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在中国的两年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最幸福的时日。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

    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因抢救伤员时感染,经抢救无效病逝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延安的报纸,用头号大字,登载了白求恩逝世的沉痛消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唁电,写道:“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华参战,在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服务两年,其牺牲精神,其工作热忱,其责任心,均称模范。”诚如此,白求恩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在晋察冀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夜游神”宋励华抗战二三事
·下一篇:无
·华枫艺协在大温哥华地区举办白求恩之歌展播赏析活动(组图)
·永远的怀念——白求恩同志逝世85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组图)
·著名作家忽培元抵哈 向哈市图书馆捐赠《纪念白求恩·格雷文赫斯特抒怀》等4部代
·邵建忠:永远的白求恩(组图)
·特稿:永远的白求恩(组图)
·中红网-葛元仁:光辉的形象,人生的榜样——纪念白求恩大夫逝世85周年(组图)
·侯立虹:《纪念白求恩》不朽的育人丰碑(组图)
·重走白求恩之路(我和中国的故事)
·纪念红军长征九十周年等系列活动第五场在京举行,李深清大校回忆毛主席与白求恩
·中红网红色头条-江山、陈胜:纪念红军长征九十周年等系列活动第五场在京举行,李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白求恩:“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做更多的贡
王东强:建瓯:走进革命老区——慈善志愿者
烈士鲜血沃红花——北京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
特稿:建瓯:走进革命老区——慈善志愿者感
特稿:红梅簇簇献领袖
张敬武:心系人民与廉洁自理的光辉典范——
特稿:心系人民与廉洁自理的光辉典范——从
红色头条-崔士忠: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精
长汀红山:彰显退役军人担当,共筑安全巡查
刘俊杰:谢芳老师仙逝(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